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技术哲学视角下的“造物”与“拆物”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4页
     ·关于技术与自然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关于技术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关于技术教育与技术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4-16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创新点第15-16页
2 “造物”与“拆物”的概念分析第16-20页
   ·“造物”与“拆物”的语义分析第16-18页
     ·“造物”的语义分析第16-17页
     ·“拆物”的语义分析第17-18页
   ·“造物”与“拆物”的辩证关系第18-20页
     ·“造物”与“拆物”的矛盾分析第18页
     ·“造物”与“拆物”关系的本质第18-20页
3 “造物”与“拆物”的历史演进第20-27页
   ·农业文明时期的“造物”与“拆物”第20-22页
     ·农业文明时期“造物”的特点第20-21页
     ·农业文明时期“拆物”的特点第21-22页
   ·工业文明时期的“造物”与“拆物”第22-24页
     ·工业文明时期“造物”的特点第22-23页
     ·工业文明时期“拆物”的困境第23-24页
   ·后工业文明时期的“造物”与“拆物”第24-27页
     ·后工业文明时期“造物”的新特点第24-25页
     ·后工业文明时期“拆物”的新困境第25页
     ·后工业文明时期“拆物”意识的觉醒第25-27页
4 “造物”与“拆物”良性发展的途径第27-38页
   ·技术设计层面的“造物”与“拆物”第27-33页
     ·“造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造物”与“拆物”的整体设计理念第29-33页
   ·技术教育层面的“造物”与“拆物”第33-35页
     ·目前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技术教育实现“造物”与“拆物”统一的路径第34-35页
   ·技术管理层面的“造物”与“拆物”第35-38页
     ·“造物”与“拆物”的产业链第35-36页
     ·“造物”与“拆物”的产业链技术管理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民生银行大连分行零售业务经营策略研究
下一篇:复杂网络确定性模型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