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煤矿高抽巷穿层孔卸压增透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煤层卸压增透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水力冲孔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2 试验矿井及试验区域概况 | 第21-29页 |
·试验矿井概况 | 第21-23页 |
·矿井基本情况 | 第21页 |
·地质构造 | 第21-22页 |
·煤层和瓦斯 | 第22-23页 |
·试验区域概况 | 第23-26页 |
·3 和 1 煤层概况 | 第23-24页 |
·11223 高抽巷概况 | 第24页 |
·煤层瓦斯 | 第24-25页 |
·地质构造 | 第25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3 水力压裂消突效果研究 | 第29-43页 |
·煤层的地质特征 | 第29-30页 |
·煤层基质孔隙 | 第29-30页 |
·煤层裂隙 | 第30页 |
·煤层的构造 | 第30页 |
·水力压裂增透理论分析 | 第30-34页 |
·煤层在外力作用下渗透率特征 | 第31页 |
·煤层裂缝产生与延伸 | 第31-34页 |
·水力压裂卸压增透作用 | 第34页 |
·水力压裂的数值分析 | 第34-37页 |
·水力压裂起裂压力与煤层埋深的关系 | 第35页 |
·水力压裂起裂压力与煤层硬度的关系 | 第35-36页 |
·煤层不同埋深和硬度对应的水力压裂增透范围 | 第36-37页 |
·合理的水力压裂施工参数 | 第37页 |
·水力压裂现场试验与考察 | 第37-41页 |
·现场试验 | 第37-38页 |
·效果考察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水力冲孔卸压增透理论分析 | 第43-51页 |
·高压水射流及其破煤理论 | 第43-47页 |
·淹没水射流特性 | 第43-45页 |
·高压水射流破煤机理 | 第45-47页 |
·地应力与煤层透气性关系 | 第47-48页 |
·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机理 | 第48-50页 |
·水力冲孔钻孔周围煤体应力分布 | 第48-49页 |
·应力改变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水力冲孔卸压增透范围数值模拟 | 第51-65页 |
·计算模型及定解条件 | 第51-55页 |
·计算模型及定解条件 | 第51页 |
·冲孔后煤岩变形控制方程 | 第51-52页 |
·煤岩体中瓦斯运移流-固耦合方程 | 第52-53页 |
·边界类型和定解条件 | 第53-54页 |
·模型建立所需参数 | 第54-55页 |
·物理模型建立 | 第55页 |
·水力冲孔有效影响半径数值分析 | 第55-63页 |
·单孔冲出不同煤量与有效影响半径关系的数值分析 | 第56-60页 |
·抽采时间与有效影响半径关系的数值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水力冲孔现场试验及布孔方案确定 | 第65-79页 |
·水力冲孔设备选型 | 第65-68页 |
·乳化液泵 | 第65页 |
·钻机和连接管 | 第65-66页 |
·喷头 | 第66-67页 |
·监测设备 | 第67-68页 |
·防喷装置 | 第68页 |
·下向孔封孔和自动排水除渣新工艺 | 第68页 |
·水力冲孔冲孔工艺 | 第68-70页 |
·水力冲孔影响半径考察 | 第70-75页 |
·水力冲孔试验钻孔布置 | 第70页 |
·下向孔自动排水除渣抽采效果考察 | 第70-72页 |
·水力冲孔试验效果分析 | 第72-75页 |
·水力冲孔布孔方案确定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附件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