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 | 第11-12页 |
·区域防突技术的研究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特色 | 第16-18页 |
2 单一煤层回采区域综合防突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32页 |
·工作面设计与消突工作不匹配问题及其原因 | 第18-20页 |
·区域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防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消突效果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单一煤层回采区域综合防突技术的实施对策 | 第32-52页 |
·单一突出煤层长壁式回采工作面长度的设计 | 第32-36页 |
·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因素 | 第32-35页 |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 第35-36页 |
·基于瓦斯地质编图的回采工作面区域预测技术 | 第36-41页 |
·考查预测指标的临界值 | 第36页 |
·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特征 | 第36-37页 |
·工作面构造煤分布特征 | 第37-39页 |
·掘进巷道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工作面区域预测分级瓦斯地质图编制 | 第40-41页 |
·区域防突措施设计和参数确定 | 第41-47页 |
·构造对突出的控制作用 | 第41-43页 |
·钻孔抽采消突机理 | 第43-44页 |
·瓦斯抽放参数的测定 | 第44-46页 |
·回采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制定 | 第46-47页 |
·实施卸压增透措施 | 第47页 |
·预抽回采区域措施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第47-51页 |
·消突效果预评价 | 第47-50页 |
·消突效果分段评价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单一煤层回采区域综合防突技术在新安矿的应用 | 第52-72页 |
·矿井概况 | 第52-54页 |
·矿井基本情况 | 第52-53页 |
·新安矿及临近矿井瓦斯突出情况 | 第53页 |
·矿井瓦斯地质及煤层特征 | 第53页 |
·开拓开采方式 | 第53-54页 |
·实验区概况 | 第54-56页 |
·工作面概况和工作面长度验证 | 第54页 |
·工作面瓦斯赋存与储量 | 第54-55页 |
·工作面地质条件 | 第55-56页 |
·工作面通风系统 | 第56页 |
·基于瓦斯地质图的工作面区域预测 | 第56-60页 |
·煤厚变化情况 | 第56-57页 |
·巷道掘进期间的突出危险性 | 第57-60页 |
·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的绘制 | 第60页 |
·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技术 | 第60-65页 |
·瓦斯抽放参数的测定 | 第60-62页 |
·区域防突措施设计 | 第62-65页 |
·预抽回采区域措施效果评价 | 第65-70页 |
·消突效果预评价 | 第65-68页 |
·消突效果分段评价 | 第68-70页 |
·消突效果评价结论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