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第一节 济源和济源方言概况 | 第12-18页 |
第二节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第三节 本选题的意义、理论方法及相关说明 | 第22-26页 |
第二章 济源方言附加词缀类形容词生动形式的结构、意义 | 第26-44页 |
第一节 附加前缀类 | 第26-32页 |
第二节 附加中缀类 | 第32-34页 |
第三节 附加后缀类 | 第34-39页 |
第四节 方言比较 | 第39-44页 |
第三章 济源方言重叠类形容词生动形式的结构、意义 | 第44-69页 |
第一节 典型重叠式 | 第44-61页 |
第二节 特殊重叠式 | 第61-63页 |
第三节 方言比较 | 第63-69页 |
第四章 济源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法特征 | 第69-82页 |
第一节 济源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句法功能 | 第69-76页 |
第二节 济源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句法组合能力 | 第76-82页 |
第五章 济源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征 | 第82-95页 |
第一节 济源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中“圪”的语用特征功能 | 第82-86页 |
第二节 济源方言中度量形容词儿化形式的语用特征 | 第86-88页 |
第三节 济源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老 AA”式的语用特征 | 第88-95页 |
结语 | 第95-98页 |
第一节 小结 | 第95-96页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附录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