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车辆-轨道空间耦合系统模型 | 第13-14页 |
·轮轨动态接触理论的发展 | 第14-15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8页 |
2 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8-40页 |
·车辆-轨道耦合空间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19-35页 |
·车辆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0-29页 |
·轨道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9-35页 |
·线路激励模型 | 第35-39页 |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数值模拟 | 第35-37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轮轨空间动态耦合关系 | 第40-56页 |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第40-47页 |
·轮轨系统的坐标系及其变换 | 第41-42页 |
·轮轨接触空间迹线 | 第42-44页 |
·轮轨空间接触几何关系 | 第44-47页 |
·轮轨法向力 | 第47-48页 |
·轮轨蠕滑 | 第48-54页 |
·轮轨蠕滑率计算 | 第48-51页 |
·轮轨蠕滑力的求解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轨道随机不平顺作用下车辆-轨道空间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 第56-76页 |
·大型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解析 | 第56-61页 |
·不同轨道谱作用下车辆系统的振动响应分析 | 第61-67页 |
·不平顺激励 | 第61-64页 |
·不同轨道谱作用下车辆-轨道空间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 第64-67页 |
·不同运行速度下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分析 | 第67-70页 |
·不同速度下不同车型振动响应分析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8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