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 ·微生物农药 | 第8页 |
| ·植物内生菌 | 第8-10页 |
| ·植物内生菌的定义 | 第8-9页 |
|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普遍性 | 第9-10页 |
| ·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的关系 | 第10页 |
| ·植物内生真菌的开发与应用 | 第10-13页 |
| ·内生真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第11-12页 |
| ·生物防治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 | 第14-18页 |
| ·材料 | 第14页 |
| ·菌种分离材料 | 第14页 |
| ·供试病原菌 | 第14页 |
| ·培养基 | 第14页 |
|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页 |
| ·方法 | 第14-15页 |
| ·样品采集 | 第14页 |
| ·内生真菌分离方法 | 第14-15页 |
| ·消毒效果的验证 | 第15页 |
| ·菌株筛选 | 第1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5-17页 |
| ·内生真菌分离与纯化 | 第15页 |
| ·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15-1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17-18页 |
|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17页 |
| ·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T-4 和 T-7 菌株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8-28页 |
| ·材料 | 第18页 |
| ·供试内生真菌 | 第18页 |
| ·生物学特性研究培养基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 ·方法 | 第18-19页 |
| ·内生真菌 T-4 和 T-7 分类鉴定 | 第18-19页 |
| ·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9页 |
| ·温度条件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19页 |
| ·光照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19页 |
| ·pH 值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19页 |
| ·碳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19页 |
| ·氮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19页 |
| ·培养基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 ·T-4 和 T-7 菌株的分类鉴定 | 第19-21页 |
| ·T-4 和 T-7 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1-26页 |
| ·温度对 T-4 和 T-7 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21页 |
| ·pH 值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光照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22-23页 |
| ·碳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氮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培养基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26-28页 |
| ·T-4 和 T-7 菌株分类鉴定 | 第26页 |
| ·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 第28-34页 |
| ·材料 | 第28-29页 |
| ·菌种 | 第28页 |
| ·供试病原菌 | 第28页 |
| ·供试内生真菌 | 第28页 |
| ·液体发酵培养基 | 第2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 ·方法 | 第29-30页 |
| ·菌株发酵 | 第29页 |
| ·菌丝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 第29页 |
| ·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病原菌抑制率测定 | 第29页 |
| ·盆栽药效试验 | 第29-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活性 | 第30-31页 |
| ·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 | 第31-32页 |
| ·盆栽药效试验 | 第32-3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4-35页 |
|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 | 第34页 |
| ·T-4 和 T-7 菌株的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4页 |
| ·菌株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 附图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