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效应及其危害损失估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玉米粗缩病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发生与危害 | 第9页 |
| ·症状及分级标准 | 第9-10页 |
| ·病原、寄主与传播途径 | 第10页 |
| ·抗性鉴定研究 | 第10-11页 |
| ·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构建 | 第12-14页 |
| 引言 | 第14-16页 |
| ·本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 ·试验田概况及试验设计 | 第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18页 |
|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研究 | 第16-17页 |
| ·玉米粗缩病所致产量损失的研究 | 第17页 |
| ·玉米品种抗粗缩病的田间鉴定 | 第17-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9页 |
|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研究 | 第18-22页 |
| ·制定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产量指标依据 | 第18-20页 |
| ·玉米粗缩病病株穗长比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 | 第20页 |
|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20-22页 |
| ·玉米粗缩病所致产量损失的研究 | 第22-26页 |
| ·产量损失模型的构建 | 第22页 |
| ·模型的可靠性检验 | 第22-26页 |
| ·玉米品种抗粗缩病的田间鉴定 | 第26-29页 |
| ·玉米粗缩病病害症状 | 第26页 |
| ·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效应 | 第26-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制定 | 第29-30页 |
| ·制定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症状学依据 | 第29页 |
| ·叶龄、灰飞虱和播期对病害严重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玉米粗缩病所致产量损失估计 | 第30页 |
| ·玉米品种抗粗缩病的田间鉴定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制定 | 第31页 |
| ·玉米粗缩病所致产量损失估计 | 第31页 |
| ·玉米品种抗粗缩病的田间鉴定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作者简介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