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号检测与估计论文

一类时间离散系统中的随机共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随机共振的研究背景第9页
   ·随机共振的发展历程第9-11页
   ·创新点及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课题的相关基础第13-27页
   ·常见的随机共振系统第13-16页
     ·双稳态系统第13-14页
     ·阈值系统第14页
     ·单稳态系统第14-15页
     ·含有参数的神经系统第15页
     ·离散时间动力系统第15-16页
   ·描述随机共振的理论第16-21页
     ·线性响应理论第16页
     ·绝热近似理论第16-20页
     ·自适应理论第20-21页
     ·耦合随机共振理论第21页
     ·混沌随机共振理论第21页
   ·随机共振的衡量标准第21-24页
     ·信噪比第21-22页
     ·互协方差第22-23页
     ·互信息第23-24页
     ·出错率第24页
   ·常见信号的 MATLAB 实现第24-27页
     ·正弦波信号的 MATLAB 实现第24-25页
     ·方波信号的 MATLAB 实现第25页
     ·三角波信号的 MATLAB 实现第25-26页
     ·符号信号的 MATLAB 实现第26页
     ·抽样信号的 MATLAB 实现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新的信噪比一类时间离散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第27-39页
   ·引言第27页
   ·一类时间离散系统第27-28页
   ·两类常用的噪声第28-30页
     ·均匀噪声第28-29页
     ·高斯噪声第29-30页
   ·新的信噪比第30-32页
   ·一类时间离散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现象第32-38页
     ·噪声改善系统的输出信噪比第32-35页
     ·噪声改善系统的信噪比增益第35-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基于相关系数一类时间离散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第39-45页
   ·引言第39页
   ·一类时间离散系统中的相关系数第39-40页
   ·噪声改善信号的相关系数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1 程序清单第48-49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博弈论的窃听信道安全性能研究
下一篇:最小二乘问题与多矩阵分裂可行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