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 1 引言 | 第10-18页 |
| ·扇子花概况 | 第10页 |
| ·草海桐属植物的形态、种类与习性 | 第10页 |
| ·扇子花的应用 | 第10页 |
| ·扇子花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植物品种鉴别的主要方法 | 第11-13页 |
| ·形态学标记 | 第12页 |
| ·细胞学标记 | 第12页 |
| ·生化标记 | 第12页 |
| ·分子标记 | 第12-13页 |
| ·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膜稳定性基因的研究 | 第13页 |
| ·抗氧化酶活性基因 | 第13-14页 |
| ·抗冻蛋白基因 | 第14页 |
| ·低温信号转录因子 | 第14-15页 |
| ·渗透调节基因 | 第15页 |
| ·ADC基因与抗寒性 | 第15-1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2 八个扇子花品种的ISSR鉴别 | 第18-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3页 |
|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 ·ISSR扩增结果分析 | 第23-26页 |
| ·结论 | 第26-27页 |
| 3 "梦幻白"遗传转化体系 | 第27-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7-28页 |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选择培养基中卡那霉素的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第29页 |
| ·选择培养基中噻孢霉素(cef)浓度的选择 | 第29-30页 |
|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30页 |
| ·农杆菌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4页 |
| 4 ADC基因对‘梦幻白’的转化和初步鉴定 | 第34-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5 讨论与展望 | 第39-42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八个扇子花品种的ISSR鉴定 | 第39页 |
| ·农杆菌介导的扇子花"梦幻白"遗传转化 | 第39-40页 |
| ·转化苗的鉴定 | 第40页 |
| ·对本研究的几点展望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