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我国女村官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绪论第13-22页
 (一)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 男女平等参与公共治理是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大势第13页
  2. 提高妇女参政执政能力是实现女性平等参与政治的阶段性目标第13-14页
  3. 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基础第14页
  4. 引入更多理论模型有利于性别平等研究的丰富第14-15页
 (二) 研究现状综述第15-17页
  1. 女村官参与村级治理的现状、问题、对策以及国家负有的责任第15-16页
  2. 女村官与农村妇女组织的研究第16页
  3. 女村干部研究第16-17页
 (三) 核心概念及样本说明第17-20页
  1. 核心概念第17-20页
  2. 样本说明第20页
 (四) 本文的结构及创新之处第20-22页
  1. 本文的结构第20页
  2.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0-22页
一、理论依据第22-28页
 (一) 胜任力及相关概念第22-26页
  1. 胜任力研究的兴起及发展第22-23页
  2. 胜任力的相关概念第23-26页
 (二) 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及应用第26-28页
  1. 胜任力模型的定义和发展第26页
  2. 胜任力模型的类型第26页
  3.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第26-28页
二、模型构建第28-45页
 (一) 研究假设第28页
 (二) 组织战略分析第28-29页
  1. 内外环境方面第28-29页
  2. 政府职能方面第29页
 (三) 行为事件访谈第29-31页
  1. 过程第29-30页
  2. 结果第30-31页
 (四) 问卷调查第31-32页
  1. 问卷编制说明第31页
  2. 过程第31-32页
 (五) 数据与统计分析第32-42页
  1. 描述统计分析第32-34页
  2. 频次分析第34-37页
  3. 因子分析第37-42页
 (六) 建立模型第42-45页
三、我国女村官能力建设现状分析第45-49页
 (一) 女村官能力建设的现状第45-46页
 (二) 女村官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46-48页
  1. 能力建设力度不够大第46-47页
  2. 能力建设体系不够健全第47页
  3. 能力建设方式比较单一第47-48页
 (三) 原因分析第48-49页
四、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我国女村官能力建设路线地图第49-57页
 (一) 环境:话语、政策与交流平台第49-50页
  1. 具有性别意识的话语环境第49页
  2. 提供支持的政策环境第49-50页
  3. 社会网络平台第50页
 (二) 工具:学习、实践与培训第50-53页
  1. 学习:修炼作为领导的素质第50-51页
  2. 实践:提高作为公仆的能力第51-52页
  3. 培训:突出作为女性的特质第52-53页
 (三) 组织:政府、妇联与NGO第53-55页
  1. 政府第53页
  2. 妇联第53-54页
  3. NGO第54-55页
 (四)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女村官能力建设体系探索第55-57页
  1. 以特质培养为前提,提升建设效果第55页
  2. 以素质提高为重点,创新建设机制第55-56页
  3.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扩展建设方式第56-57页
五、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一) 结论第57页
 (二) 不足之处第57-58页
 (三)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的政策演进:国家和社会的互动
下一篇: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的县级女干部发展困境研究--以湖北省Y市20名女县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