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写词(Abbreviation)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 前言 | 第13页 |
2 鸡毒霉形体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鸡毒霉形体的危害 | 第13-14页 |
·鸡毒霉形体病的防治技术现状 | 第14-15页 |
3 鸡毒霉形体黏附素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4 微生物受体及其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微生物受体的成分和分布 | 第18页 |
·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过程 | 第18-19页 |
·微生物受体模拟分子 | 第19页 |
·微生物受体的分离方法 | 第19-22页 |
5 pMGA受体的研究进展 | 第22页 |
6 pMGA受体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鸡毒霉形体黏附素互作蛋白的分离鉴定 | 第24-34页 |
1 前言 | 第2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4-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气管膜蛋白的SDS-PAGE分析 | 第28-29页 |
·气管膜蛋白的VOPBA分析 | 第29页 |
·GST-pull down结果分析 | 第29页 |
·相互作用气管膜蛋白质谱分析 | 第29-31页 |
·Apo A-I的抗原决定簇预测 | 第31页 |
4 讨论 | 第31-34页 |
·细胞膜蛋白提取及VOPBA分析 | 第31-32页 |
·气管膜蛋白的GST Pull-Down分析 | 第32页 |
·相互作用蛋白的质谱分析 | 第32-33页 |
·ApoA-I的抗原决定簇预测 | 第33-34页 |
第三章 ApoA-I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与pMGA1.2相互作用研究 | 第34-57页 |
1 前言 | 第34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45页 |
·鸡载脂蛋白基因cDNA的合成 | 第36-38页 |
·ApoA-I基因的克隆载体构建 | 第38-40页 |
·ApoA-I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40-42页 |
·pGEX-KG-ApoA-I可溶性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2页 |
·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42-43页 |
·病毒铺覆蛋白印迹分析 | 第43页 |
·ApoA-I的真核载体构建及表达 | 第43-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ApoA-I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45-53页 |
·气管RNA的提取 | 第45页 |
·RT-PCR扩增结果 | 第45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5-46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 第46-47页 |
·融合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47-48页 |
·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与纯化 | 第48-52页 |
·真核重组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6页 |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53-54页 |
·外源蛋白原核表达及真核表达 | 第54页 |
·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54-55页 |
·病毒铺覆蛋白印迹分析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第四章 ApoA-I基因片段克隆表达及与pMGA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57-65页 |
1 前言 | 第57页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7-58页 |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鸡载脂蛋白片段基因cDNA的合成 | 第57页 |
·鸡载脂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载体和原核载体构建 | 第57页 |
·pGEX-KG-ApoA-I_2可溶性融合蛋白的表达条件的优化及纯化 | 第57页 |
·病毒铺覆蛋白印迹 | 第57-5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载脂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 第58-64页 |
·鸡气管ApoA-I_2基因扩增 | 第5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58-59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 第59-60页 |
·融合蛋白的SDS-PAGE检测 | 第60页 |
·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与纯化 | 第60-64页 |
4 讨论 | 第64页 |
5 结论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5-66页 |
一、结论 | 第65页 |
二、创新点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