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前言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 ·有关无聊的研究 | 第10-20页 |
| ·无聊的概念与分类 | 第10-13页 |
| ·无聊的成因 | 第13-15页 |
| ·无聊的结构与测量 | 第15-17页 |
| ·无聊倾向性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 ·有关生命意义感的研究 | 第20-22页 |
|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 第21页 |
| ·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 ·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 | 第22-25页 |
| ·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 ·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验证及测量 | 第23-25页 |
| ·无聊与生命意义感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 | 第25-29页 |
| ·无聊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 第25页 |
| ·无聊与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 ·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9-32页 |
| ·问题和研究假设 | 第29页 |
| ·研究问题 | 第29页 |
| ·研究假设 | 第29页 |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 ·样本 | 第29-30页 |
| ·研究工具 | 第30-32页 |
| 4. 结果分析 | 第32-43页 |
| ·测量的信度分析 | 第32页 |
| ·测量的效度分析—三个问卷的结构效度 | 第32-37页 |
| ·《大学生无聊倾向性问卷》的结构验证 | 第32-34页 |
| ·《生命意义感问卷》结构的验证 | 第34-35页 |
|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结构探索和验证 | 第35-37页 |
| ·人口学统计变量分析 | 第37-39页 |
| ·性别 | 第37-38页 |
| ·不同年级 | 第38-39页 |
| ·不同专业类型 | 第39页 |
| ·生命意义感对无聊倾向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核心自我评价在生命意义感影响无聊倾向性中的中介作用 | 第40-43页 |
| 5. 讨论 | 第43-48页 |
|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结构 | 第43-44页 |
| ·《核心自我评价问卷》(中文修订版)的结构 | 第44-45页 |
| ·大学生无聊倾向性的性别、年级差异 | 第45-46页 |
| ·生命意义感对无聊倾向性的影响 | 第46页 |
| ·核心自我评价在生命意义感与无聊倾向性中的中介作用 | 第46-4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 ·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49-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