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翼伞飞行运动建模与翼伞空投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翼伞空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9页
     ·翼伞的发展历史第13-15页
     ·翼伞系统的导航、制导与控制第15-1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19页
   ·本文的主要思想和研究内容第19-20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翼伞飞行运动建模第21-36页
   ·翼伞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第21-25页
     ·翼伞的几何结构和参数第21-22页
     ·翼伞的附加质量第22-23页
     ·基本假设第23页
     ·坐标系定义第23-24页
     ·翼伞系统的运动方程第24-25页
   ·翼伞运动方程的线性化第25-27页
     ·运动方程的解耦第25-26页
     ·运动方程的线性化第26-27页
   ·翼伞系统六自由度仿真模型第27-30页
     ·气动模块的建立第27-29页
     ·翼伞飞行运动仿真平台的建立第29-30页
   ·运动特性分析第30-35页
     ·翼伞系统的基本运动状态第30-33页
     ·风对翼伞系统运动的影响第33-34页
     ·安装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翼伞系统自动归航轨迹的设计第36-46页
   ·翼伞系统的分段归航第36-38页
     ·基本归航轨迹第36-37页
     ·轨迹规划的原则第37页
     ·分段归航方案的选择第37-38页
   ·归航轨迹的设计和优化第38-43页
     ·解前分析和处理第38-39页
     ·轨迹的计算第39-42页
     ·轨迹的优化及算法的实现第42-43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翼伞空投控制技术研究第46-62页
   ·设计思想与理论基础第46页
   ·航迹跟踪控制第46-49页
     ·误差方程的推导第46-48页
     ·航迹跟踪控制器的设计第48-49页
   ·航迹跟踪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第49-51页
     ·无风时的仿真结果第49-50页
     ·有风时的仿真结果第50-51页
   ·其它空投控制技术第51-59页
     ·姿态控制内回路第51-55页
     ·仿真验证第55-57页
     ·质心运动外回路第57-59页
   ·翼伞的着陆第59-61页
     ·着陆缓冲装置和脱离装置第59-60页
     ·翼伞的雀降技术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翼伞空投三维软件系统开发研究第62-74页
   ·可视化仿真技术介绍第62-64页
     ·OpenGL 简介第62页
     ·MilkShape 3D 简介第62-63页
     ·Visual C++简介第63-64页
   ·三维视景软件开发第64-65页
   ·各部分的具体实现第65-69页
     ·翼伞系统3D 模型的建立第65页
     ·空投环境的建立第65-66页
     ·降落伞模型的导入第66-68页
     ·翼伞运动模型第68页
     ·实时数据显示第68-69页
     ·视角变换第69页
   ·系统功能演示第69-73页
     ·相关界面第69-71页
     ·飞行过程演示第71-72页
     ·视点切换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74页
   ·不足之处与今后研究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倾转旋翼机过渡段纵向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无人机飞控系统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