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曲线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曲线桥梁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曲线桥梁的受力特点 | 第10-11页 |
·曲线桥梁抗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原则与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规范条文对比 | 第12-13页 |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原则 | 第13-15页 |
·曲线桥梁抗震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2 抗震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0-25页 |
·引言 | 第20页 |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21页 |
·反应谱方法概述 | 第21-24页 |
·多自由度体系各振型的最大地震力 | 第22-23页 |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振型组合 | 第23-24页 |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概述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3 曲线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25-38页 |
·引言 | 第25页 |
·工程概况 | 第25-27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动力特性分析 | 第30-37页 |
·曲率半径变化对振型的影响 | 第30-36页 |
·曲率半径变化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4 曲线桥梁反应谱分析 | 第38-57页 |
·引言 | 第38页 |
·反应谱的输入 | 第38-39页 |
·反应谱分析 | 第39-56页 |
·振型贡献率分析 | 第39-40页 |
·单向激励分析 | 第40-44页 |
·曲率半径、输入方向双参数变化分析 | 第44-50页 |
·曲率半径大小对两种最不利输入方向确定方法的影响 | 第50-52页 |
·最不利输入方向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屈服面函数标准确定最不利输入方向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曲线桥梁非线性时程分析 | 第57-71页 |
·引言 | 第57页 |
·桥墩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 第57-60页 |
·弹塑性塑性铰单元模型 | 第57-58页 |
·弹塑性纤维单元模型 | 第58-59页 |
·塑性铰位置和长度的确定 | 第59-60页 |
·材料本构关系 | 第60-63页 |
·截面弯矩-曲率计算 | 第63-65页 |
·弹塑性分析模型 | 第65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65-67页 |
·两种模型分析结果比较 | 第67-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