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概述 | 第11-14页 |
(一)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概念与意义 | 第11页 |
(二)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条件 | 第11-12页 |
1. 管辖权异议的主体 | 第11-12页 |
2.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 | 第12页 |
(三)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12-14页 |
二、国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考察 | 第14-19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 | 第14-16页 |
1. 法国 | 第14-15页 |
2. 德国 | 第15页 |
3. 日本 | 第15-16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 | 第16-17页 |
1. 英国 | 第16页 |
2. 美国 | 第16-17页 |
(三)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之比较 | 第17-19页 |
三、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一) 管辖权异议的主体范围过于狭窄 | 第19-20页 |
(二)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范围有待明确 | 第20页 |
(三) 人民法院处理管辖权异议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 | 第20-21页 |
(四) 管辖权异议制度具体程序设计不合理 | 第21-23页 |
1. 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制度缺失 | 第21页 |
2. 管辖权异议处理的期限不明确 | 第21-22页 |
3. 当事人滥用管辖权异议的情形严重 | 第22-23页 |
四、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完善 | 第23-32页 |
(一) 完善管辖权异议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第23-24页 |
(二) 明确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主体 | 第24-26页 |
1. 关于原告的管辖异议权 | 第24-25页 |
2. 关于共同诉讼人的管辖异议权 | 第25-26页 |
3. 关于第三人的管辖异议权 | 第26页 |
(三) 明确管辖权异议的客体 | 第26-27页 |
(四) 完善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审查程序 | 第27-29页 |
1. 采取形式审查为主实体审查为辅的形式 | 第27-28页 |
2. 设立听证程序 | 第28页 |
3. 缩短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审理其期限 | 第28页 |
4. 完善证据制度 | 第28-29页 |
(五) 对民事诉讼管辖异议权的限制 | 第29-32页 |
1. 建立滥用诉讼权利的侵权赔偿责任制度 | 第29-30页 |
2. 设立默示协议管辖制度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