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鲤连锁图谱及生长、肉质性状QTL定位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章 水产动物遗传图谱及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5-31页
   ·主要水产动物遗传图谱的研究现状第16-27页
     ·水产模式动物遗传连锁图谱最新进展第16-19页
     ·主要养殖鱼类遗传连锁图谱最新进展第19-24页
     ·其他水产养殖动物遗传连锁图谱情况第24-27页
   ·主要水产动物QTL定位研究现状第27-31页
     ·虹鳟第27-28页
     ·大西洋鲑第28-29页
     ·罗非鱼第29页
     ·沟鲶第29页
     ·牙鲆第29-30页
     ·鲤第30-31页
第二章 SNP整合图谱构建及比较作图第31-55页
   ·材料和方法第31-34页
     ·作图群体构建第31-32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32页
     ·标记来源第32页
     ·基因型分析第32-33页
     ·图谱构建第33页
     ·遗传图谱相关参数的计算第33-34页
     ·比较作图第34页
   ·结果第34-49页
     ·标记筛选第34页
     ·4个群体连锁图谱第34-35页
     ·整合图谱及覆盖率第35-39页
     ·同源标记第39页
     ·比较图谱第39-49页
   ·讨论第49-55页
     ·多群体整合图谱优点第49页
     ·标记顺序及整合图谱准确性第49-51页
     ·比较作图优越性第51页
     ·鲤与斑马鱼同线性关系第51-52页
     ·鲤进化模式第52-55页
第三章 鲤群体间生长相关性状QTL比较分析第55-74页
   ·材料和方法第55-56页
     ·群体来源第55-56页
     ·性状测定第56页
     ·QTL定位和数据分析第56页
     ·群体间QTL比较第56页
     ·QTL区间内候选基因的筛选第56页
   ·结果第56-69页
     ·4个群体表型性状及相关性分析第56-58页
     ·各群体QTL结果第58-63页
     ·同一性状群体间QTL比较第63-66页
     ·不同性状群体间QTL比较第66页
     ·标记在家系间贡献率的变化第66-68页
     ·QTL位点序列的比对第68-69页
   ·讨论第69-74页
     ·多群体QTL比较的优越性第69-70页
     ·共享QTL的分类第70页
     ·QTL在群体间共享的特点第70-71页
     ·QTL的成簇分布第71-72页
     ·群体间QTL变化规律及对标记辅助育种的启示第72-74页
第四章 鲤脂肪酶活力QTL精细定位第74-89页
   ·材料和方法第75-76页
     ·作图群体的建立第75页
     ·性状测定第75页
     ·标记基因型分析第75-76页
     ·图谱构建第76页
     ·QTL定位和数据分析第76页
     ·QTL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第76页
   ·结果第76-84页
     ·连锁图谱第76-78页
     ·性状分布特征第78-79页
     ·脂肪酶活力QTL结果第79-80页
     ·脂肪酶活力QTL区间标记加密第80-82页
     ·脂肪酶活力QTL区间内候选基因筛选第82-84页
   ·讨论第84-89页
     ·微卫星标记与遗传图谱第84-85页
     ·QTL精细定位第85-86页
     ·脂肪酶活力候选基因分析第86-89页
第五章 鲤肉质性状QTL定位分析第89-107页
   ·材料和方法第89-91页
     ·家系的构建第89-90页
     ·家系区分第90页
     ·性状测定第90页
     ·标记选择和基因型分析第90-91页
     ·图谱构建第91页
     ·QTL定位和数据分析第91页
   ·结果第91-102页
     ·家系区分第91-92页
     ·性状分布及正态分布检验第92-93页
     ·图谱构建情况第93-95页
     ·QTL定位结果第95-98页
     ·显著效应家系间QTL分析第98-102页
   ·讨论第102-107页
     ·实验设计和QTL定位方法第102-104页
     ·多家系QTL定位的优点与结果可靠性第104-105页
     ·肉质性状选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105-107页
结论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3页
附录第123-14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胺对新糠虾和中华绒螯蟹的消化功能、免疫力以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生物絮团对草鱼和鳙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