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一、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概述第9-14页
 (一)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及特点第9-12页
 (二)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要求第12-14页
  1、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第12-13页
  2、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时间第13-14页
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相关制度的考察第14-23页
 (一)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历史发展第14-15页
 (二) 国外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考察第15-23页
  1、对大陆法系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分析第15-20页
   (1) 普通的辅助参加第16-17页
   (2) 共同诉讼的辅助参加第17页
   (3) 任意参加与强制参加第17-19页
   (4) 诉讼告知制度第19-20页
  2、对英美法系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分析第20-23页
   (1) 诉讼参加制度第20-21页
   (2) 第三方被告制度第21-23页
三、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3-29页
 (一) 有关“无独立请求权”的问题第23-24页
 (二) 有关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责任的问题第24-25页
 (三) 有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价值问题第25-26页
 (四) 程序保障与纷争一次性解决的平衡第26-29页
四、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重构与完善第29-42页
 (一)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类型第29-30页
  1、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类型划分的评析第29-30页
  2、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类型的重构第30页
 (二) 第三方被告制度第30-32页
 (三) 辅助第三人制度第32-42页
  1、辅助第三人是管辖权异议主体第33-34页
  2、辅助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第34页
  3、辅助第三人的诉讼地位与诉讼行为第34-36页
  4、辅助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法律效力第36-38页
  5、辅助第三人的承担诉讼第38-39页
  6、辅助第三人相关的诉讼告知制度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对不起诉制度研究
下一篇:在线环境中自我导向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