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基于农民增收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大荔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2页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思路、方法第10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第11-12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第12-16页
   ·“人力资源”概念与“人力资本”概念界定第12-13页
   ·“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概念第13页
   ·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第13-16页
     ·学习理论第13-14页
     ·系统理论第14页
     ·效绩理论第14-15页
     ·经济学理论第15-16页
第三章 大荔县农民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第16-23页
   ·大荔县农业发展基本状况第16-18页
   ·大荔县农民收入现状分析第18-21页
     ·大荔县农民收入现状第18-19页
     ·大荔县农民收入呈现的特征第19-21页
   ·大荔县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第21-23页
第四章 大荔县农民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性分析第23-32页
   ·影响农民收入因素的经济计量分析第23-26页
     ·模型的建立及估计第23-25页
     ·模型的估计结果第25-26页
     ·结论与启示第26页
   ·大荔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提高农民收入的关系第26-27页
   ·大荔县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成因分析第27-32页
     ·农民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第27页
     ·农村教育资金虽有明显增加,但总量投入仍有不足第27-29页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第29页
     ·职业教育供需不对称第29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第29-32页
第五章 加快大荔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第32-39页
   ·改变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引导作用第32-33页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第33-35页
     ·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确保城乡儿童受教育机会均等第33-34页
     ·提高农村青年的高中入学率,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第34页
     ·细化管理、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第34-35页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定教师队伍第35页
   ·按照“供需对称”的原则,发展大荔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第35-36页
   ·加强对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第36-37页
   ·加大大荔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作者简介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