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北带东段花岗岩类的钨锡成矿潜力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钨矿床的成因 | 第11页 |
·锡矿床的成因 | 第11-12页 |
·钨锡矿床的类型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2页 |
·陆壳基底及陆壳形成阶段 | 第17页 |
·陆壳基底形成阶段(前寒武纪) | 第17页 |
·陆壳形成阶段(PZ) | 第17页 |
·离散拉张阶段8 | 第17-19页 |
·闭合挤压碰撞造山阶段(J3-N) | 第19-21页 |
·闭合挤压阶段(J3-K1) | 第19-20页 |
·碰撞造山阶段(K2-N) | 第20-21页 |
·高原隆升阶段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区域花岗岩岩石学 | 第22-44页 |
·地质特征 | 第22-25页 |
·花岗岩时空分布 | 第22页 |
·花岗岩岩性特征 | 第22-24页 |
·构造 | 第24-25页 |
·侵位机制 | 第25页 |
·地球化学 | 第25-36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25-34页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36页 |
·岩石成因类型 | 第36-38页 |
·岩浆成因与演化 | 第38-42页 |
·岩浆来源 | 第38-39页 |
·结晶分异 | 第39页 |
·岩浆混合 | 第39-40页 |
·成岩温度与压力 | 第40-41页 |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 | 第41-42页 |
·大地构造背景判别与成岩动力学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区域成矿学 | 第44-51页 |
·区域钨锡矿(化)点 | 第44-45页 |
·典型矿床 | 第45-47页 |
·甲岗雪山钨(钼)矿床 | 第45-46页 |
·阿浪扎玛铜钨矿床 | 第46-47页 |
·区域矿床地质、地壳化学特征及矿床类型 | 第47-49页 |
·区域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及找矿意义 | 第49-51页 |
第五章 花岗岩类与成矿的关系 | 第51-54页 |
·时空关系 | 第51页 |
·成岩、成矿演化地球动力学意义 | 第51-52页 |
·花岗岩类与成矿流体源、运、储关系 | 第52-54页 |
第六章 钨锡成矿潜力评价 | 第54-58页 |
·成矿专属性与含矿性 | 第54-55页 |
·结晶分异对成矿的贡献 | 第55-56页 |
·流体的迁移及自交代作用 | 第56页 |
·成矿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 | 第56-57页 |
·找矿模型的初步建立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