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述 | 第14-20页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非法证据"的界定 | 第14-15页 |
·关于"排除" | 第15-16页 |
·与非法证据排除相关的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刑事诉讼的构造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构建 | 第17-18页 |
·程序正义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构建 | 第18页 |
·非法证据排除的目的 | 第18-20页 |
2. 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0-25页 |
·依法排除原则 | 第20-21页 |
·效率原则 | 第21-22页 |
·控、辩平等原则 | 第22-23页 |
·参与原则 | 第23-24页 |
·证明责任分配原则 | 第24-25页 |
3. 我国排除非法证据程序构建的现状 | 第25-29页 |
·程序立法的欠缺 | 第25-26页 |
·具体操作程序的缺失 | 第26-29页 |
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构建 | 第29-54页 |
·非法证据的范围 | 第29-37页 |
·非法言词证据 | 第29-32页 |
·非法实物证据 | 第32-35页 |
·"毒树之果"的排除 | 第35-37页 |
·非法证据排除的阶段 | 第37-43页 |
·对非法证据排除阶段的考察 | 第37-40页 |
·非法证据排除阶段的设计 | 第40-43页 |
·提出主体 | 第43-45页 |
·查明责任、查明标准与证明责任、证明标准 | 第45-49页 |
·非法证据排除的查明责任与查明标准 | 第46-47页 |
·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 | 第47-49页 |
·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制度 | 第49-54页 |
·沉默权 | 第49-50页 |
·令状主义 | 第50页 |
·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 | 第50-51页 |
·确立警察出庭作证的制度 | 第51页 |
·强化律师的权利 | 第51-52页 |
·国家赔偿制度 | 第52页 |
·建立庭前预审机制 | 第52-54页 |
5.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