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侦查的合法性界限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3.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4.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3-14页 |
1. 诱惑侦查的基本理论 | 第14-22页 |
·诱惑侦查的概念 | 第14-17页 |
·诱惑侦查的特征 | 第17-18页 |
·诱惑侦查的分类 | 第18-20页 |
·诱惑侦查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 第20-22页 |
·诱惑侦查与卧底侦查 | 第20页 |
·诱惑侦查与诱捕行为 | 第20-21页 |
·诱惑侦查与特情侦查 | 第21-22页 |
2. 诱惑侦查的容许性 | 第22-26页 |
·诱惑侦查的风险性 | 第22-23页 |
·诱惑侦查容许性的探讨 | 第23-26页 |
3. 国外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的研究概况 | 第26-39页 |
·美国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研究的发展 | 第26-30页 |
·美国早期的私法解释理论 | 第26-27页 |
·主观主义的判断标准 | 第27-28页 |
·客观主义的判断标准 | 第28-29页 |
·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 第29-30页 |
·英国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研究的概况 | 第30-31页 |
·澳大利亚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的研究概况 | 第31-32页 |
·日本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的研究概况 | 第32-33页 |
·德国"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的研究概况 | 第33-35页 |
·评述 | 第35-39页 |
·对主观主义判断标准的评述 | 第35-37页 |
·对客观主义判断标准的评述 | 第37-38页 |
·对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评述 | 第38-39页 |
4. 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39-44页 |
·我国诱惑侦查的立法现状 | 第39-41页 |
·云南省的探索 | 第39-40页 |
·四川省的探索 | 第40-41页 |
·诱惑侦查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5. 我国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的建构与完善 | 第44-54页 |
·我国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判断标准的选择 | 第44-46页 |
·我国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的判断方法的选择 | 第46-48页 |
·我国诱惑侦查的适用条件的探讨 | 第48-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