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三) 当前学术界对农牧民增加收入的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现状分析 | 第15-26页 |
(一) 农牧民与农牧民收入概念 | 第15-17页 |
1. 农牧民的概念 | 第15页 |
2. 农牧民总收入的概念 | 第15-16页 |
3. 农牧民纯收入的概念 | 第16页 |
4.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及其用途 | 第16页 |
5. 农牧民可支配收入 | 第16-17页 |
(二) 农牧民收入构成情况 | 第17-18页 |
1. 农牧民收入形式转变 | 第17页 |
2. 农牧民收入构成变化 | 第17-18页 |
(三) 农牧民收入变动情况(分阶段) | 第18-21页 |
1. 农牧民收入超常规增长(1978-1984年) | 第18-19页 |
2. 农牧民收入波动中缓慢增长(1985-1991年) | 第19-20页 |
3. 农牧民收入反弹回升期(1992-1999年) | 第20页 |
4. 农牧民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期(1999年至2003年) | 第20页 |
5. 农牧民收入增长率回升期(2004年至现在) | 第20-21页 |
(四) 农牧民收入差距 | 第21-26页 |
1. 城乡之问收入差距 | 第21-22页 |
2. 内蒙古农牧民与部分省份农牧民的收入差距 | 第22-24页 |
3. 不同区域间农牧民收入差距 | 第24-25页 |
4. 农牧民之间收入差距 | 第25-26页 |
二、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 第26-34页 |
(一) 产业结构不合理,农畜产品种类单一 | 第26-27页 |
(二) 农牧业科技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不高 | 第27-28页 |
(三)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有限 | 第28-30页 |
(四) 占用耕地牧场与环境污染制约农牧民收入增长 | 第30页 |
1. 自然因素 | 第30页 |
2. 人为因素 | 第30页 |
(五) 农村牧区金融体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六) 农牧业的弱质性 | 第31-34页 |
1. 农业生产波动性大 | 第31-32页 |
2. 农产品及价格竞争力弱 | 第32页 |
3. 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 第32-33页 |
4. 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 | 第33-34页 |
三、实现内蒙古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对策研究 | 第34-39页 |
(一) 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内部增收潜力 | 第34页 |
(二) 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及资金投入,建立有效信息平台 | 第34-35页 |
(三) 大力发展农牧区服务业,加快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 | 第35-37页 |
(四) 完善占用耕地牧场补偿制度 | 第37页 |
(五) 完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 | 第37-38页 |
(六) 加大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