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37页
 一、研究本论题的意义第10页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和创新之处第10-13页
 三、论文的研究难点第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5页
 五、国内关于党领导司法的学术研究综述第15-25页
 六、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第25-34页
 七、概念界定第34-37页
第一章 政党与司法的关系第37-118页
 第一节 政党政治影响司法第37-50页
  一、司法与政党政治紧密相连第39-44页
  二、宪法法院或者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第44-48页
  三、政党与司法的边界和距离第48-50页
 第二节 政党与司法关系的模式第50-92页
  一、政党间接影响司法模式第51-66页
  二、政党领导司法的模式第66-72页
  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宏观领导司法第72-76页
  四、两种模式之比较研究——以中西方的对比为视角第76-87页
  五、政党间接影响司法模式之借鉴第87-92页
 第三节 执政党与司法的张力关系第92-118页
  一、忽略不计的张力:革命党对司法的领导第93-96页
  二、张力初露端倪:“双重领导体制”在法律上的废止和实际上的存在第96-99页
  三、压力替代张力:计划经济时期党对司法的领导第99-100页
  四、张力的凸显、平衡与控制:转型期党对司法的领导第100-118页
第二章 执政党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第118-197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之缘由第118-144页
  一、党领导司法之历史原因第118-132页
  二、党领导司法之基本理论第132-144页
 第二节 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第144-164页
  一、革命党与执政党领导司法之不同第145-154页
  二、世界范围内政党执政环境的变化第154-157页
  三、执政党自身的转型与领导司法第157-164页
 第三节 稳态社会与非稳态社会党领导司法之变第164-197页
  一、传统的稳态社会第164-167页
  二、传统稳态社会党对司法的领导第167-178页
  三、非稳态社会第178-186页
  四、非稳态社会党对司法的领导第186-197页
第三章 司法转型与党领导司法之变第197-258页
 第一节 社会转型引发司法的转型第197-202页
  一、司法从与政治运动结合转向正规化、程序化第197-199页
  二、附属行政型司法转向权力制约型司法第199-200页
  三、政策实施型司法转向纠纷解决型司法第200-201页
  四、司法主导的纠纷解决机制转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201-202页
 第二节 司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变第202-215页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司法权的塑造和监督第203-207页
  二、行政诉讼制度提升我国司法权的地位第207-212页
  三、党的纪检机构扶助与切分司法权第212-215页
 第三节 党对司法领导方式之嬗变第215-258页
  一、党领导司法的组织机构之嬗变第215-225页
  二、党管司法干部之嬗变第225-236页
  三、党领导司法的工作方式之嬗变第236-246页
  四、党领导司法的政治方针之嬗变第246-258页
结语第258-264页
 一、中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党领导司法的必然性第258-260页
 二、党对司法的领导方式遇到严峻挑战第260-264页
参考文献第264-274页

论文共2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下一篇: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以秘密侦查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