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病理学论文--病理生理学论文

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与气溶胶沉积规律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引言第13-15页
   ·气溶胶的物理特性第15-20页
     ·气溶胶的基本概念第15-16页
     ·气溶胶物理特性简述第16-20页
   ·气溶胶在呼吸道内的沉积机理第20-24页
     ·呼吸系统第21页
     ·气溶胶粒子的传输和沉积机制第21-24页
   ·气溶胶呼吸道沉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2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及内容第29-3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第2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人体上呼吸道内稳态气流运动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第31-49页
   ·引言第31-32页
   ·人体上呼吸道几何模型第32-33页
   ·数学模型第33-36页
     ·控制方程第33-34页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的离散第34-35页
     ·数值仿真方法第35-36页
   ·人体上呼吸道内稳态气流运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分析第36-48页
     ·呼吸流量为30L/min 时人体上呼吸道内稳态气流运动特性分析第36-43页
     ·呼吸流量为90L/min 时人体上呼吸道内稳态气流运动特性分析第43-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人体循环呼吸模式下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第49-97页
   ·引言第49-50页
   ·人体循环呼吸模式下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的数值仿真方法第50-51页
     ·人体上呼吸道几何模型第50页
     ·数值仿真方法第50-51页
   ·人体循环呼吸模式下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分析第51-95页
     ·人体循环吸气模式下口喉模型内气流运动特性分析第51-63页
     ·人体循环吸气模式下支气管模型内气流运动特性分析第63-73页
     ·人体循环呼气模式下口喉模型内气流运动特性分析第73-84页
     ·人体循环呼气模式下支气管模型内气流运动特性分析第8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四章 人体上呼吸道内稳态气流运动特性的PIV 试验研究第97-104页
   ·引言第97页
   ·PIV 基本原理第97-99页
   ·试验模型和方法第99页
   ·示踪粒子的选择第99-100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00-101页
   ·试验测量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五章 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溶胶沉积的数值仿真研究第104-114页
   ·引言第104-105页
   ·数学模型第105-108页
     ·人体上呼吸道模型和控制方程第105-107页
     ·数值仿真方法第107-108页
   ·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溶胶沉积的数值仿真分析第108-112页
     ·人体上呼吸道内稳态吸气模式下气溶胶沉积的数值仿真分析第108-111页
     ·人体上呼吸道内瞬态气溶胶沉积的数值仿真分析第111-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溶胶沉积的试验研究第114-122页
   ·引言第114页
   ·材料和方法第114-118页
     ·人体上呼吸道物理模型和模型的制备第114-115页
     ·气溶胶的产生和试验台的建立第115-118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18-121页
     ·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溶胶沉积试验结果分析第118-119页
     ·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溶胶沉积的试验测量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119-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结论与展望第122-125页
 全文结论第122-123页
 主要创新点第123-124页
 展望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45页
 代表性成果第144页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4-145页
作者简历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对高愤怒特质男性青少年犯的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