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论 | 第11-14页 |
1、研究萨克斯经济转型思想的意义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情况 | 第12页 |
3、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2-14页 |
第1章 萨克斯的生平、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 | 第14-20页 |
·生平简介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领域 | 第16-18页 |
·转型经济学方面 | 第16-17页 |
·卫生经济学方面 | 第17页 |
·发展经济学方面 | 第17-18页 |
·萨克斯经济转型思想的方法论评述 | 第18-20页 |
·规范分析 | 第18页 |
·实证分析 | 第18-20页 |
第2章 萨克斯经济转型思想的理论框架 | 第20-26页 |
·“休克疗法”的现实可行性 | 第20-23页 |
·对“休克疗法”的误解 | 第23-24页 |
·“休克疗法”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3章 东欧及前苏联各国的经济转型 | 第26-63页 |
·波兰的转型 | 第26-47页 |
·团结工会政府上台前,前政府所进行的失败的渐进式改革 | 第27-30页 |
·波兰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 第30-32页 |
·团结工会政府上台后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 第32-35页 |
·波兰的私有化 | 第35-46页 |
·波兰改革的总结 | 第46-47页 |
·俄罗斯的转型 | 第47-60页 |
·俄罗斯经济转型前的经济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具体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第50-54页 |
·俄罗斯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原因与对策 | 第54-57页 |
·俄罗斯的私有化问题 | 第57-58页 |
·对俄罗斯转型的总结与评述 | 第58-60页 |
·简单评述 | 第60-63页 |
·萨克斯在理论上为东欧及前苏联如何私有化大规模企业做出了贡献 | 第60-61页 |
·萨克斯关于创建良好的法人控制机制,来提高企业效率的理论是不完善的 | 第61-63页 |
第4章 印度的经济转型 | 第63-78页 |
·印度经济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 第63-66页 |
·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63-65页 |
·应对印度人力发展的挑战 | 第65页 |
·印度经济增长中所面临的挑战 | 第65-66页 |
·加速印度经济增长的战略 | 第66-69页 |
·第一个战略:出口导向型增长 | 第66-67页 |
·第二个战略:改善农村 | 第67-68页 |
·第三个战略: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 第68-69页 |
·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 | 第69-74页 |
·印度吸引外资的现状 | 第69-70页 |
·外国直接投资大规模流入印度的主要障碍 | 第70-72页 |
·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决定性因素 | 第72-74页 |
·印度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原因 | 第74-76页 |
·现状 | 第74-75页 |
·原因分析 | 第75-76页 |
·简单评述 | 第76-78页 |
第5章 中国的经济转型 | 第78-99页 |
·理解中国的经济改革 | 第78-85页 |
·中国的经济改革及解释 | 第78-82页 |
·中国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第82-85页 |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及原因分析 | 第85-96页 |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比较 | 第85-90页 |
·中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 第90-96页 |
·结论性评述 | 第96-99页 |
第6章 各国经济转型比较 | 第99-121页 |
·中国和东欧及前苏联的变革比较 | 第99-107页 |
·比较中国与东欧及前苏联的经济结构 | 第100-104页 |
·中国和东欧及前苏联国家在渐进式改革下的调整 | 第104-105页 |
·中国和东欧及前苏联国家的货币管理 | 第105-106页 |
·对中国与东欧及前苏联的改革做结论性比较 | 第106-107页 |
·中国与印度的转型比较 | 第107-118页 |
·比较中国与印度在市场法规政策方面的改革程度 | 第108-111页 |
·比较中国的乡镇企业与印度的小规模企业 | 第111-115页 |
·比较中国的经济特区与印度的出口加工区 | 第115-118页 |
·简单评述 | 第118-121页 |
·萨克斯在经济转型速度方面的贡献 | 第118-119页 |
·萨克斯的各国转型比较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启示 | 第119-121页 |
第7章 经济转型的成效对比及其启示 | 第121-130页 |
·“休克疗法”与“渐进式变革”的成效对比 | 第121-125页 |
·东欧实行“休克疗法”的成效 | 第121-122页 |
·中国实行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 第122-124页 |
·结论性评述 | 第124-125页 |
·“休克疗法”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 第125-130页 |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 第126-127页 |
·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第127页 |
·建立刚性财政,克服预算的软约束,稳定宏观经济 | 第127-128页 |
·正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问题 | 第128-129页 |
·减少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