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社会排斥条件下成人依恋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归属需要和人际交往取向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第9-40页
 1. 问题提出第9-10页
 2. 文献综述第10-39页
   ·成人依恋理论及其测量第10-27页
     ·成人依恋概念的界定第10-13页
     ·成人依恋的心理机制第13-19页
     ·成人依恋风格及其类型与维度第19-22页
     ·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第22-27页
   ·人格特质理论及其测量第27-30页
     ·主要的特质理论第27-28页
     ·人格特质的测量第28-30页
   ·归属需要理论及其测量第30-34页
     ·归属需要理论第30-33页
     ·归属需要的测量第33-34页
   ·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第34-39页
     ·社会排斥的概念界定第34-35页
     ·有关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第35-37页
     ·社会排斥的实验研究范式第37-39页
 3. 研究目的及假设第39-40页
第二部分 量表的修订和现状调查以及相关研究第40-54页
 1. 归属需要量表的修订第40-43页
   ·问卷的初测和形成第40-41页
   ·问卷的施测第41-42页
     ·研究对象第41页
     ·研究程序第41-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3页
 2. 大学生成人依恋和人格特质、归属需要现状及其相关第43-54页
   ·研究对象第44页
   ·研究工具第44页
   ·研究程序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3页
     ·大学生成人依恋总体状态第44-46页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第46-49页
     ·大学生的归属需要与成人依恋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第49-53页
   ·结论第53-54页
第三部分 大学生归属需要和人际交往取向的社会排斥效应研究第54-73页
 1. 研究1第55-63页
   ·方法第55-56页
     ·被试第55页
     ·设计和程序第55-56页
   ·结果第56-62页
   ·讨论第62-63页
 2. 研究2第63-72页
   ·方法第63-64页
     ·被试第63页
     ·设计和程序第63-64页
   ·结果第64-70页
   ·讨论第70-72页
 3. 结论第72-73页
第四部分 总结、反思和展望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附录第82-103页
后记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胡方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之研究
下一篇:基于电极位移曲线的点焊过程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