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合同诈骗罪概述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 第12-14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惩治合同诈骗罪的立法沿革 | 第14-19页 |
第二章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 第19-42页 |
第一节 合同诈骗罪的客体 | 第19-28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客体 | 第19-23页 |
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 | 第23-28页 |
第二节 合同诈骗的客观方面 | 第28-32页 |
一、合同诈骗罪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 | 第28-31页 |
二、认定合同诈骗罪客观方面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 第32-35页 |
一、单位合同诈骗罪的概念 | 第32-33页 |
二、单位合同诈骗罪的行为特征 | 第33页 |
三、单位合同诈骗罪的单位 | 第33-35页 |
第四节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 第35-42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问题 | 第36-40页 |
二、合同诈骗罪是否存在间接故意的问题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 第42-52页 |
第一节 罪与非罪 | 第42-44页 |
一、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 第42-43页 |
二、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合同诈骗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 第44-47页 |
一、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 第44-45页 |
二、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的界限 | 第45-47页 |
三、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 第47页 |
第三节 合同诈骗罪的形态 | 第47-52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 第48-49页 |
二、合同诈骗罪的罪数形态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合同诈骗罪的立法完善 | 第52-55页 |
第一节 完善合同诈骗罪的侵犯对象 | 第52页 |
第二节 完善合同诈骗罪的主观目的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完善合同诈骗罪中的“其他方法”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