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皮影戏调查与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1 辽南皮影戏的产生、兴起和发展 | 第13-19页 |
| 2 辽南皮影戏的种类 | 第19-27页 |
| ·鞍山皮影戏 | 第19页 |
| ·海城皮影戏 | 第19-20页 |
| ·岫岩皮影戏 | 第20页 |
| ·锦州皮影戏 | 第20-21页 |
| ·盖州皮影戏 | 第21页 |
| ·凌源皮影戏 | 第21-22页 |
| ·复州皮影戏 | 第22-27页 |
| 3 辽南皮影戏的艺术造型 | 第27-35页 |
| ·头茬 | 第27-30页 |
| ·王帽 | 第27页 |
| ·纱帽 | 第27-28页 |
| ·帅盔 | 第28页 |
| ·扎巾 | 第28页 |
| ·番王 | 第28页 |
| ·文生 | 第28页 |
| ·武生 | 第28页 |
| ·文武旦 | 第28-29页 |
| ·神佛 | 第29页 |
| ·妖怪 | 第29页 |
| ·清影 | 第29页 |
| ·甩子 | 第29页 |
| ·砍头 | 第29页 |
| ·现代 | 第29-30页 |
| ·戳子 | 第30-31页 |
| ·蟒 | 第30页 |
| ·靠 | 第30页 |
| ·衣 | 第30-31页 |
| ·砌末 | 第31-32页 |
| ·场片 | 第32-35页 |
| 4 辽南皮影戏的影卷创作与演唱风格 | 第35-37页 |
| 5 辽南皮影戏的唱腔 | 第37-49页 |
| 6 辽南皮影戏的唱词和音乐伴奏 | 第49-53页 |
| 7 辽南皮影戏的演出情况及影班人员的构成 | 第53-57页 |
| ·演出形式、主要剧目及内容 | 第53-54页 |
| ·辽南皮影戏的舞台美术及影班人员的构成 | 第54-57页 |
| 8 辽南皮影戏艺术造型的形成与制作工艺 | 第57-61页 |
| ·辽南皮影戏艺术造型的形成 | 第57-58页 |
| ·辽南皮影的制作工艺 | 第58-61页 |
| 9 辽南皮影戏转变为辽南影调戏的过程与发展 | 第61-63页 |
| 结语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附录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