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的缘起 | 第8-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11页 |
·认知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汉英对比方法 | 第10-11页 |
·写作的意义 | 第11-14页 |
第2章 先行研究述评 | 第14-32页 |
·认知理论研究 | 第14-18页 |
·类典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 | 第14-15页 |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 | 第15-16页 |
·“有界”与“无界”(bounded&unbounded) | 第16-18页 |
·比较范畴研究 | 第18-29页 |
·汉语比较范畴研究 | 第18-24页 |
·英语比较范畴研究 | 第24-27页 |
·汉英比较范畴的对比研究 | 第27-29页 |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空间 | 第29-32页 |
第3章 比较的认知功能 | 第32-42页 |
·从“无界”到“有界” | 第32-34页 |
·相对量、比较量和绝对量 | 第34-36页 |
·同界相斥 | 第36-38页 |
·比较的越界 | 第38-42页 |
第4章 比较的生成和凸显 | 第42-46页 |
·汉英比较项凸显原理的一致性 | 第42页 |
·汉英比较凸显过程的差异性 | 第42-46页 |
第5章 比较的原型范畴 | 第46-52页 |
·级范畴与比较范畴 | 第46-47页 |
·汉语比较范畴的建立 | 第47-5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