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1 苏丹红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 第13-15页 |
·苏丹红的化学结构 | 第13-14页 |
·Sudan I的理化特性 | 第14-15页 |
2 Sudan I的代谢和毒性 | 第15-17页 |
·Sudan I的代谢 | 第15-16页 |
·Sudan I的毒理学研究 | 第16-17页 |
·Sudan I诱导细胞微核形成 | 第16页 |
·DNA加合物的形成 | 第16-17页 |
·RNA加合物的形成 | 第17页 |
·促癌活性 | 第17页 |
·致敏性研究 | 第17页 |
3 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方法 | 第17-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18页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 | 第18-19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 第19页 |
·毛细管电泳法 | 第19-20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20页 |
·薄层色谱法(TLC) | 第20-21页 |
·极谱法 | 第21页 |
4 免疫测定法 | 第21-27页 |
·人工抗原的制备 | 第22-23页 |
·抗体的制备 | 第23-24页 |
·ELISA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食品中农药小分子残留的测定 | 第24-25页 |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违禁药物等小分子残留的测定 | 第25-26页 |
·食品中生物毒素的检测 | 第26-27页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Sudan I人工抗原的合成 | 第28-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1页 |
·试剂和材料的预处理 | 第29-30页 |
·Sudan I-HS的制备 | 第30页 |
·Sudan I-HS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Sudan I-HS的液质联用分析 | 第30-31页 |
·人工抗原Sudan I-HS-BSA(OVA)的合成 | 第31页 |
·Sudan I-HS-BSA(OVA)结合比的测定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Sudan I-HS的鉴定 | 第31-34页 |
·Sudan I-HS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3页 |
·Sudan I-HS的液质联用鉴定 | 第33-34页 |
·人工抗原的紫外扫描和摩尔比分析 | 第34-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Sudan I抗血清制备及ELISA的建立 | 第37-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实验动物 | 第37-38页 |
·方法 | 第38-41页 |
·几种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8页 |
·动物饲养与处理 | 第38页 |
·免疫方法 | 第38-39页 |
·抗体的产生进程 | 第39页 |
·抗Sudan I抗体的制备 | 第39页 |
·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体的效价 | 第39-40页 |
·间接竞争ELISA条件的优化 | 第40-41页 |
·间接竞争ELISA测定抗体的灵敏度 | 第41页 |
·间接竞争ELISA测定抗体的特异性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抗体的产生进程 | 第41-42页 |
·抗体的ELISA效价 | 第42-43页 |
·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3-49页 |
·包被缓冲液pH值和离子强度的选择 | 第43-44页 |
·包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 第44页 |
·包被抗原与抗血清最佳工作浓度的选择 | 第44-45页 |
·pH值对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反应时间对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 | 第46-47页 |
·加样方式对间接竞争ELISA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有机溶剂对间接竞争ELISA分析的影响 | 第48-49页 |
·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间接竞争ELISA工作条件的选择 | 第51-52页 |
·有机溶剂对ELISA检测的影响 | 第52页 |
·灵敏度 | 第52-53页 |
·交叉反应率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辣椒粉中Sudan I残留的ELISA | 第54-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材料 | 第54页 |
·主要试剂 | 第54页 |
·主要仪器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56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54-55页 |
·工作条件的选择 | 第55页 |
·建立标准曲线方法 | 第55页 |
·辣椒粉样品中Sudan I的间接竞争ELISA和HPLC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标准曲线 | 第56-57页 |
·ELISA分析 | 第56页 |
·HPLC分析 | 第56-57页 |
·辣椒粉样品中Sudan I的检测 | 第57页 |
·加标回收样品中Sudan I的检测 | 第57-59页 |
3 讨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60-64页 |
1 总结 | 第60-61页 |
·Sudan I人工抗原的合成 | 第60页 |
·获得了Sudan I多克隆抗体 | 第60页 |
·建立了优化的间接竞争ELISA | 第60-61页 |
·建立了Sudan I在辣椒粉上的残留检测方法 | 第61页 |
·本实验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 第61页 |
2 讨论 | 第61-64页 |
·Sudan I-阳离子化蛋白偶联物的一步法构建 | 第61-62页 |
·Sudan I-HS的得率较低 | 第62-63页 |
·灵敏度与特异性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