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 油菜主要脂肪酸及其合成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油菜中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 第10页 |
·Fae1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Pae1基因型与芥酸含量的关系 | 第12-13页 |
·Fae1基因的突变研究 | 第13页 |
·Pae1基因的表达研究 | 第13-14页 |
·Fad2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Fad2基因的拷贝数 | 第15页 |
·Fad2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5页 |
·Fad2基因与油酸的研究 | 第15-16页 |
2 RNAi与油菜育种 | 第16-18页 |
·RNA干扰机制 | 第16-17页 |
·利用RNAi进行油菜高油酸育种的研究 | 第17-18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Fad2与Fae1基因干扰片段的克隆与RNAi载体的构建 | 第19-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材料 | 第19页 |
·供试品种 | 第19页 |
·菌株 | 第19页 |
·载体与质粒 | 第19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5页 |
·油菜总DNA的制备 | 第19-20页 |
·PCR扩增 | 第20-21页 |
·NapinA启动子的扩增 | 第20页 |
·Fad2与Fae1基因干扰片段的扩增 | 第20-21页 |
·PCR产物回收 | 第21页 |
·PCR产物的测序和比对 | 第21页 |
·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21-24页 |
·NapinA启动子插入pFGC5941质粒 | 第21-22页 |
·Fad2i与Fae1i连接成Fadei | 第22页 |
·干扰片段反向插入pFGC5941质粒 | 第22页 |
·干扰片段正向插入pFGC5941质粒 | 第22-24页 |
·工程菌转化 | 第24-25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4页 |
·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 | 第24页 |
·冻熔法转化根癌农杆菌 | 第24-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目的序列克隆与PCR扩增检测结果 | 第25-26页 |
·测序结果的同源性比对 | 第26-30页 |
·双片段的克隆与PCR扩增检测结果 | 第30-31页 |
·干扰体的酶切验证结果 | 第31页 |
·转化农杆菌质粒PCR检测结果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湘油15的遗传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 | 第33-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40页 |
·材料 | 第34-37页 |
·供试品种 | 第34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34页 |
·培养基 | 第34-37页 |
·抗生素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40页 |
·PPT使用浓度的确定 | 第37页 |
·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 | 第37-39页 |
·外植体的准备 | 第38页 |
·根癌农杆菌工作液的准备 | 第38页 |
·子叶柄沾染转化 | 第38页 |
·下胚轴浸染转化 | 第38-39页 |
·转化子的筛选 | 第39-40页 |
·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简易法提取DNA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PPT浓度梯度筛选 | 第40-41页 |
·子叶柄最适PPT浓度 | 第40-41页 |
·下胚轴最适PPT浓度 | 第41页 |
·干扰体质粒PCR验证结果 | 第41-42页 |
·不同外植体转化的结果 | 第42页 |
·抗性苗PCR筛选结果 | 第42-44页 |
·经PCR筛选得到的转基因植株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50页 |
1 关于RNA干扰体启动子的选择 | 第45-46页 |
2 关于干扰片段的克隆 | 第46-48页 |
·干扰片段的选择 | 第46页 |
·引物酶切位点的设计 | 第46-48页 |
3 关于甘蓝型油菜的转化再生体系 | 第48页 |
·外植体 | 第48页 |
·培养基 | 第48页 |
4 关于抗性苗的检测 | 第48页 |
5 关于转基因苗 | 第48-49页 |
6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缩写表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