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生产性受众的出现 | 第10-17页 |
·“超女”“博客”的诞生 | 第10-11页 |
·生产性受众的产生 | 第11-13页 |
·生产性受众的特性 | 第13-17页 |
第二章 大众文化对生产性受众的影响 | 第17-28页 |
·新的文化环境为生产性受众创造了媒介母体 | 第17-18页 |
·新的文化特性赋予了生产性受众生命 | 第18-21页 |
·新的文化观念是生产性受众产生的思想基础 | 第21-25页 |
·大众文化审美是生产性受众的行为基础 | 第25-28页 |
第三章 生产性受众对大众文化的反哺效应 | 第28-40页 |
·生产性受众丰富了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受众理论 | 第28-33页 |
·生产性受众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空间 | 第33-36页 |
·生产性受众强化了大众文化的地位 | 第36-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发表论文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