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拖动(电气传动)论文--控制系统论文--同步旋转及随动系统论文

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多直流电机同步控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8-9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第8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8-9页
   ·相关技术综述第9-13页
     ·现场总线控制第9-10页
     ·直流电机调速技术第10-12页
     ·模糊控制技术第12-13页
     ·PROFIBUS现场总线的实时性第13页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第13-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现场总线实验系统硬件结构与原理分析第15-26页
   ·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第15-16页
   ·S7-300主站模块第16-17页
   ·S7-200从站模块第17页
   ·直流调速装置第17-21页
     ·调速装置的结构特点第17-19页
     ·调速装置的参数设置及优化第19-20页
     ·调速装置的外围电路设计第20-21页
   ·CBP2通信模块第21-23页
     ·CBP2通信模块的功能第21页
     ·CBP2通信模块的结构与原理第21-23页
   ·其他辅助器件第23-25页
     ·传输介质第23页
     ·总线连接器第23-24页
     ·光电编码器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PROFIBUS现场总线研究第26-38页
   ·概述第26-27页
   ·PROFIBUS的物理层第27-30页
     ·PROFIBUS的传输技术第27-29页
     ·物理层和介质冗余第29-30页
   ·PROFIBUS的数据链路层第30-32页
     ·MAC的协议机制第30-31页
     ·LLC的协议机制第31-32页
   ·PROFIBUS网络拓扑结构第32-34页
   ·PROFIBUS-DP控制系统第34-36页
     ·PROFIBUS-DP基本特征第34-35页
     ·PROFIBUS-DP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第35-36页
   ·PROFIBUS的优势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多直流电机同步控制方案设计与相关理论研究第38-55页
   ·多直流电机同步控制方案设计与分析第38-40页
   ·单台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第40-45页
     ·直流电机动态模型第40-42页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传递函数第42-44页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分析第44-45页
   ·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模糊补偿器第45-54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45-46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第46-50页
     ·多电机转速偏差模糊补偿器的实现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同步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第55-65页
   ·系统硬件组态第55-57页
     ·系统主站组态的实现第55-56页
     ·系统从站组态的实现第56-57页
   ·主站与从站通信的实现第57-60页
     ·主站与 EM277从站通信的实现第57页
     ·主站与6RA70从站通信的实现第57-60页
   ·控制系统软件实现第60-6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PROFIBUS-DP现场总线系统实时性分析第65-76页
   ·实时通信原理第65-66页
     ·实时系统含义第65页
     ·实时系统任务和任务特性第65-66页
   ·PROFIBUS现场总线实时性研究第66-72页
     ·PROFIBUS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分析第66-69页
     ·DP循环时间的分析第69-72页
   ·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分析第72-75页
     ·系统 DP循环时间分析第72-74页
     ·提高 DP系统实时性的方法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课题展望第76-79页
   ·论文总结第76-77页
   ·课题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胎气压监测系统设计与无源化研究
下一篇:从大众文化的视角解读生产性受众--以超女、博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