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湘江水系中铬的形态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5页
   ·形态分析概述第9-11页
     ·化学形态与形态分析的涵义第9页
     ·形态分析的特点第9-10页
     ·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第10-11页
   ·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第11-15页
     ·水体系中铬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第11-12页
     ·土壤及沉积物中铬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第12-14页
     ·生物中铬的存在形态第14-15页
   ·铬形态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第15-17页
     ·水样的预处理第15-16页
     ·沉积物/土壤样品的预处理第16页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第16-17页
   ·铬形态分析中的分离/富集技术第17-19页
   ·铬形态分析中的测定方法第19-23页
     ·荧光分析法第19-20页
     ·电化学方法第20-21页
     ·原子光谱法第21-22页
     ·分光光度法第22页
     ·铬形态分析中的联用技术第22-23页
   ·铬形态分析的展望第23页
   ·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23-24页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24-25页
第二章 极谱法测定江水中痕量铬的研究第25-34页
   ·前言第25-26页
   ·实验部分第26-27页
     ·标准溶液与试剂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主要因素的影响第27-30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30-31页
     ·共存离子干扰实验第31-32页
     ·样品测定及测定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第32页
     ·极谱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比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荧光法测定痕量铬的研究第34-43页
   ·前言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6-40页
     ·标准曲线与检测限第40-41页
     ·共存离子的干扰第41页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比第41-42页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湘江(长沙段)水中铬的形态分布及迁移第43-57页
   ·前言第43-44页
   ·实验部分第44-49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4-45页
     ·取样及样品的储存第45页
     ·离子交换分离法第45-47页
     ·测定方法第47-48页
     ·水样中铬形态的测定第48页
     ·分析流程第48-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6页
     ·江水中铬的各形态测定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第49-50页
     ·总铬和总溶解铬的消解第50页
     ·不同季节中铬形态的分布第50-53页
     ·铬的各形态在不同季节里的分布第53-56页
     ·江水中铬形态的迁移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湘江(长沙段)沿岸土壤中铬形态的分布和迁移及其在水草中的积累第57-68页
   ·前言第57-58页
   ·试验部分第58-62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58-59页
     ·取样及样品的预处理第59页
     ·土壤和水草中铬形态的提取第59-61页
     ·荧光法测定第61-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67页
     ·铬形态的提取及提取液的处理第62-63页
     ·测定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第63页
     ·水草中的总铬在不同季节里的分布第63页
     ·土壤中铬形态在不同季节里的分布第63-66页
     ·土壤中铬形态对水草的生物可给性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文化评估研究
下一篇:民国前期教育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