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生物信息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生物信息学的产生 | 第10-11页 |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生物信息分析系统 | 第13-14页 |
·生物信息分析系统的定义 | 第13页 |
·生物信息分析系统的类型 | 第13-14页 |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生物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基础 | 第16-24页 |
·计算机技术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生物信息分析系统关键技术 | 第19-23页 |
·生物数据集成 | 第19-22页 |
·应用软件集成 | 第22-23页 |
·本章小节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多层结构模型病毒基因组生物信息分析系统的构建 | 第24-31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生物信息分析系统一般工作流程 | 第25-26页 |
·系统总体框架模型 | 第26-27页 |
·模型说明 | 第27-30页 |
·数据源层(data resource layer) | 第27-28页 |
·数据处理层(data process layer) | 第28-29页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第29-30页 |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第30页 |
·模型分析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WEB 的生物数据自动获取研究 | 第31-40页 |
·生物数据获取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自动获取生物数据的相关技术 | 第32-33页 |
·算法设计 | 第33-35页 |
·算法实现 | 第35-39页 |
·检查更新 | 第35-36页 |
·自动下载 | 第36-38页 |
·序列提交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基于密度的K 中心聚类分析研究 | 第40-48页 |
·核酸聚类的相关知识 | 第40-41页 |
·序列比对与动态规划 | 第40-41页 |
·K 中心聚类 | 第41页 |
·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3页 |
·关于密度的相关定义 | 第41页 |
·算法主要思想 | 第41-42页 |
·算法实现步骤 | 第42-43页 |
·算法应用 | 第43-44页 |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NDV 生物信息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61页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48-49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9-55页 |
·系统需求提出 | 第49-50页 |
·UML 用例建模 | 第50-55页 |
·系统设计 | 第55-58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55页 |
·数据模型设计 | 第55-57页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7-58页 |
·系统实现 | 第58-60页 |
·软硬件环境 | 第58-59页 |
·实现类图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NDV 生物信息分析系统的应用 | 第61-70页 |
·系统主要界面 | 第61-62页 |
·后台生物信息自动获取管理系统的应用 | 第62-67页 |
·数据库构建 | 第62-64页 |
·数据库管理 | 第64-66页 |
·数据库更新 | 第66-67页 |
·前台基于WEB 的生物信息分析系统的应用 | 第67-69页 |
·序列检索 | 第67-68页 |
·序列分析 | 第68页 |
·序列提交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本文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