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动机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回顾 | 第11-14页 |
·人力资本激励方法的研究回顾 | 第11-12页 |
·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写作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2.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化的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本特征 | 第16-21页 |
·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 第16-18页 |
·会计师事务所资本的“人合” | 第18-21页 |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化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化的政策依据 | 第22-24页 |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化的现实依据 | 第24-27页 |
3.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激励的有效组织形式 | 第27-34页 |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化现状 | 第27-30页 |
·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 | 第27-28页 |
·剩余利润分享机制不合理 | 第28-30页 |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激励的有效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合伙制 | 第30-34页 |
4.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激励的股权设置 | 第34-41页 |
·会计师事务所股权设置的基础——关键资源 | 第34-38页 |
·会计师事务所关键资源分析 | 第34-36页 |
·会计师事务所核心关键资源——人力资源 | 第36-37页 |
·人力资源中的关键人力资源 | 第37-38页 |
·基于关键人力资本的会计师事务所股权设置 | 第38-40页 |
·财产股的设置 | 第38页 |
·岗位股的设置 | 第38-39页 |
·贡献股的设置 | 第39-40页 |
·“三位一体”股权设置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 第40-41页 |
·合伙人之间形成竞争机制 | 第40页 |
·对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的影响 | 第40-41页 |
5. 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模式 | 第41-52页 |
·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的层次分析 | 第41-42页 |
·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模型 | 第42-46页 |
·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模型中数据的确定 | 第42-43页 |
·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模型介绍 | 第43-44页 |
·盈利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分配模型 | 第44-45页 |
·亏损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分配模型 | 第45-46页 |
·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新模型的运用 | 第46-50页 |
·“三位一体”股权设置的法律障碍 | 第50-52页 |
·“三位一体”股权设置与私有财产的尊重 | 第50页 |
·“三位一体”股权设置与立法的滞后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