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苯选择加氢反应制备环己烯 | 第10-14页 |
1-2-1 苯选择加氢催化剂 | 第11页 |
1-2-2 反应工艺 | 第11-13页 |
1-2-3 反应机理 | 第13-14页 |
§1-3 环己烯水合反应制备环己醇 | 第14-16页 |
1-3-1 溶剂的作用 | 第14-15页 |
1-3-2 沸石分子筛外表面的修饰 | 第15页 |
1-3-3 反应器形式的改进 | 第15页 |
1-3-4 反应精馏技术 | 第15-16页 |
§1-4 环己醇脱氢反应制备环己酮 | 第16页 |
§1-5 环己醇氧化反应制备环己酮 | 第16-19页 |
1-5-1 钼、钨催化系列 | 第17-18页 |
1-5-2 钛硅分子筛催化剂 | 第18页 |
1-5-3 其它催化体系 | 第18-19页 |
§1-6 环己烯一步氧化制备环己酮 | 第19-20页 |
§1-7 反应过程集成系统 | 第20-21页 |
§1-8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2-1 化学原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2-2 催化剂制备 | 第23页 |
2-2-1 苯选择加氢反应用催化剂 | 第23页 |
2-2-2 环己烯水合反应用催化剂 | 第23页 |
2-2-3 苯选择加氢与环己烯水合集成反应用催化剂 | 第23页 |
§2-3 活性评价 | 第23页 |
§2-4 产物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2-4-1 SP-3420A型色谱仪及分析条件 | 第23-24页 |
2-4-2 产物定性分析 | 第24页 |
2-4-3 产物定量分析 | 第24-26页 |
§2-5 催化剂表征 | 第26-28页 |
2-5-1 原子吸收光谱 | 第26页 |
2-5-2 氨程序升温脱附 | 第26页 |
2-5-3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 | 第26-27页 |
2-5-4 比表面及孔隙度 | 第27页 |
2-5-5 CO化学吸附 | 第27页 |
2-5-6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页 |
2-5-7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苯选择加氢和环己烯水合反应过程热力学分析 | 第28-33页 |
§3-1 环己烯水合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28-31页 |
3-1-1 热力学模型 | 第28-29页 |
3-1-2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3-2 苯选择加氢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31-33页 |
3-2-1 前言 | 第31页 |
3-2-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反应过程研究 | 第33-41页 |
§4-1 前言 | 第3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4-2-1 反应时间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2 反应温度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4页 |
4-2-3 无机添加剂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4页 |
4-2-4 ZnSO_4浓度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5 有机添加剂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6 Ru负载量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6页 |
4-2-7 不同载体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6页 |
4-2-8 助剂Zn的使用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6-38页 |
4-2-9 载体粒径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8页 |
4-2-10 还原温度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11 预焙烧催化剂对苯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催化反应过程研究 | 第41-47页 |
§5-1 前言 | 第41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5-2-1 不同类型分子筛对水合反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5-2-2 SiO_2/Al_2O_3比对水合反应的影响 | 第42-44页 |
5-2-3 反应温度对水合反应的影响 | 第44页 |
5-2-4 反应时间对水合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5-2-5 催化剂用量对水合反应的影响 | 第45页 |
5-2-6 溶剂的筛选 | 第45-46页 |
§5-3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由苯制环己酮相关催化反应过程研究 | 第47-57页 |
§6-1 环己醇氧化制环己酮催化反应过程研究 | 第47-49页 |
6-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6-1-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8页 |
6-1-3 氧化反应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6-2 环己烯水合与环己醇氧化反应的集成 | 第49-52页 |
6-2-1 H_20_2用量的影响 | 第49页 |
6-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9-50页 |
6-2-3 正交实验 | 第50-52页 |
6-2-4 H_20_2分解的测定 | 第52页 |
§6-3 苯选择加氢与环己烯水合反应的集成 | 第52-55页 |
6-3-1 单一催化剂的机械混合 | 第53页 |
6-3-2 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 | 第53-54页 |
6-3-3 负载量对集成反应的影响 | 第54页 |
6-3-4 还原温度对集成反应的影响 | 第54-55页 |
6-3-5 焙烧处理条件对集成反应的影响 | 第55页 |
§6-4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