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摘 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8-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 第11-17页 |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回顾 | 第11-14页 |
·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竞争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竞争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有关集群竞争力研究的小结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的重点、思路、方法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对象及重点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该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持 | 第19-27页 |
·集聚理论 | 第19-20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0-21页 |
·团队生产(网络、协作)理论 | 第21-22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2-23页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23-25页 |
·竞争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产业集群对群内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 | 第27-50页 |
·有关产业集群优势的界定方法 | 第27-32页 |
·集群优势定性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集群优势定量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类型及其源泉分析 | 第32-37页 |
·动态优势及源泉分析 | 第32-34页 |
·环境优势及其源泉分析 | 第34页 |
·创新优势及其源泉分析 | 第34-35页 |
·学习优势及其源泉分析 | 第35-36页 |
·营销优势及其源泉分析 | 第36-37页 |
·产业集群优势对群内企业竞争力形成的正面效应分析 | 第37-46页 |
·相对于游离企业,集群优势对群内企业形成的正面效应 | 第37-40页 |
·同一集群内,集群优势在不同企业问正面效应形成的方式 | 第40-45页 |
·不同集群中,群内企业竞争优势所受正面影响不同 | 第45-46页 |
·集群优势对群内企业竞争力形成的负面效应分析 | 第46-49页 |
·“柠檬效应”及其影响(横向) | 第46-47页 |
·“新木桶效应”及其影响(纵向) | 第47-48页 |
·“便车”行为及其影响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群内企业竞争优势形成对集群优势的影响分析 | 第50-64页 |
·企业竞争优势相关理论简要综述 | 第50-54页 |
·重视环境作用的企业竞争理论——“市场结构论” | 第50-51页 |
·重视资源作用的企业竞争理论——“企业资源理论” | 第51-52页 |
·重视内部因素的企业竞争理论——“企业能力理论” | 第52-54页 |
·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小结 | 第54页 |
·群内企业构建优势行为对集群优势形成的影响分析 | 第54-60页 |
·企业战略选择对集群产生的影响 | 第54-57页 |
·企业资源获取方式对集群产生的影响 | 第57-58页 |
·企业问的协调行为对集群产生的影响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群内企业构建优势行为动因分析 | 第60-62页 |
·企业战略选择的行为动因 | 第60-61页 |
·企业资源获取方式的动因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集群与群内企业优势共建互动模型分析 | 第64-77页 |
·“优势互动”奖励模型的构建 | 第64-66页 |
·基本假设 | 第64-65页 |
·模型构建 | 第65-66页 |
·“优势互动”奖励模型的原理分析 | 第66-74页 |
·集群具有吸引力的前提条件 | 第66-69页 |
·群内企业行为的约束条件 | 第69-73页 |
·基于“优势互动”模型的集群“免疫”和“自增强”机制说明 | 第73-74页 |
·基于“优势互动”模型的政策建议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国内三大鞋业产业集群群企优势互动例证分析 | 第77-92页 |
·泉州鞋业集群与群内企业间的优势互动分析 | 第77-82页 |
·泉州鞋业集群概况 | 第77-78页 |
·泉州鞋业产业集群群企互动情况分析 | 第78-82页 |
·温州鞋业集群与群内企业问的优势互动分析 | 第82-87页 |
·温州鞋业集群概况 | 第82-83页 |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群企互动情况分析 | 第83-87页 |
·东莞鞋业集群与群内企业间的优势互动分析 | 第87-90页 |
·东莞鞋业集群概况 | 第88页 |
·东莞鞋业产业集群群企互动情况分析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篇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