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IPO 抑价现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 | 第13-15页 |
·盈余管理与IPO 的关系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2章 盈余管理和IPO 抑价的理论基础及制度背景 | 第19-35页 |
·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9-24页 |
·盈余管理的基本内涵 | 第19-20页 |
·盈余管理的成因和产生的条件 | 第20-23页 |
·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 | 第23-24页 |
·证券市场参与者及投资者行为理论 | 第24-27页 |
·证券市场参与者 | 第24-26页 |
·投资者行为理论 | 第26-27页 |
·IPO 前盈余管理和抑价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27-33页 |
·发行市场的制度特征对IPO 前盈余管理和抑价的影响 | 第27-31页 |
·二级市场的特征对IPO 前盈余管理和抑价的影响 | 第31-33页 |
·IPO 前盈余管理与我国IPO 抑价现象的关系分析 | 第33-35页 |
第3章 IPO 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第35-48页 |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特征 | 第35-37页 |
·样本选择 | 第35-36页 |
·样本行业特征 | 第36-37页 |
·变量设定与模型选择 | 第37-43页 |
·定价与第一天价格的变化 | 第37-38页 |
·盈余管理的度量 | 第38-40页 |
·控制变量 | 第40-41页 |
·假设与价格变化模型 | 第41-43页 |
·实证分析和模型检验 | 第43-46页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第4章 改善我国IPO 前盈余管理和抑价现象的建议 | 第48-53页 |
·准确定位我国股市的功能和作用,推动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改革 | 第48-49页 |
·健全相关法规体系,通过监管提高IPO 前会计信息质量 | 第49-50页 |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呈报法律体系和上市公司融资相关法规 | 第49页 |
·加强对中介机构和公司高管人员的监管,抑制IPO 前盈余管理 | 第49-50页 |
·IPO 发售机制的市场化改进 | 第50-52页 |
·IPO 发售机制的变迁 | 第50-51页 |
·我国发行定价方式的改进 | 第51-52页 |
·大力培育和规范机构投资者,提高投资者素质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B (本文所选样本的股票代码)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