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序言 | 第6-8页 |
一、我国酌情不起诉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内涵 | 第8-10页 |
(一) 我国酌情不起诉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8-9页 |
(二) 我国酌情不起诉制度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国外酌情不起诉制度与犯罪概念相互关系的相关介绍 | 第10-26页 |
(一) 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酌情不起诉制度与犯罪概念相互关系 | 第10-18页 |
(二) 英美酌情不起诉制度与犯罪概念相互关系 | 第18-23页 |
(三) 各国犯罪概念对起诉的影响的比较 | 第23-26页 |
三、我国犯罪概念的独特个性 | 第26-31页 |
(一) 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 第26-29页 |
(二) 犯罪构成的定量因素 | 第29-31页 |
四、实体法观念上的悖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司法认定中的悖论 | 第31-37页 |
(一) “犯罪情节轻微”的司法认定 | 第31-33页 |
(二) “依照刑法不需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司法认定 | 第33-35页 |
(三) 适用条件间的悖论 | 第35-37页 |
五、诉讼法观念上的悖论——程序法条间的悖论以及悖论产生的原因 | 第37-43页 |
(一) 程序法条间的悖论 | 第37-38页 |
(二) 起诉便宜主义与起诉法定主义的含义及相互升迁 | 第38-43页 |
六、我国酌情不起诉制度在实践中遭遇的尴尬 | 第43-45页 |
七、我国酌情不起诉制度的改造与出罪方式的有效选择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