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部分:明清之际“趣”作为核心范畴的确立 | 第12-19页 |
一、背景分析 | 第12-14页 |
二、“趣”在明清之际的全面展开 | 第14-19页 |
第二部分:李渔关于“趣”的美学思想阐释 | 第19-33页 |
一、“趣”在李渔美学思想中的存在形态 | 第19-23页 |
(一) 怀疑精神与“趣”作为主体性话语 | 第19-20页 |
(二) 实践着的人生之趣:“趣”在于过程的投入 | 第20-21页 |
(三) 艺术追求之趣:“趣”关注审美愉悦的表述与传达 | 第21-23页 |
二、李渔关于“趣”的美学思想的特征 | 第23-29页 |
(一) 将“趣”建基于思维融通及雅俗结合之上 | 第23-24页 |
(二) 对“趣”的美学内涵的丰富与扩展 | 第24-27页 |
(三) “趣”与李渔美学思想中其他范畴的关系 | 第27-29页 |
三、李渔关于“趣”的美学思想的传统内涵 | 第29-33页 |
(一) 儒道情怀:对传统哲学的承继 | 第29-30页 |
(二) 文人的传统情结 | 第30-32页 |
(三) 民间文化中的“趣” | 第32-33页 |
第三部分:李渔关于“趣”的美学思想的贡献与当代意义 | 第33-40页 |
一、李渔关于“趣”的美学思想的独特贡献 | 第33-36页 |
二、李渔关于“趣”的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36-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