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颤振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颤振试飞试验概述 | 第12-15页 |
| ·颤振试飞试验历史回顾 | 第12-14页 |
| ·颤振数据处理发展简史 | 第14-15页 |
| ·颤振模态参数识别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 ·颤振信号处理研究 | 第16-17页 |
| ·颤振模态参数辨识研究 | 第17-19页 |
| ·颤振模态参数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 ·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 ·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23-41页 |
| ·简化颤振理论 | 第23-25页 |
| ·简化颤振方程的建立 | 第23-24页 |
| ·颤振基本理论 | 第24-25页 |
| ·颤振试飞试验的线性分析 | 第25-28页 |
| ·颤振模态参数辨识与模型 | 第28-37页 |
| ·基本模型 | 第28-33页 |
| ·离散时间模型转换 | 第33-34页 |
| ·模型与输出 | 第34-37页 |
| ·颤振模态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 第37页 |
| ·颤振试飞试验基本方法 | 第37-40页 |
| ·颤振试飞实施步骤 | 第37-38页 |
| ·颤振激励 | 第38-39页 |
| ·颤振测量 | 第39-40页 |
|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 第3章 颤振试飞试验数据去噪研究 | 第41-73页 |
| ·小波去噪 | 第41-48页 |
| ·原理与方法描述 | 第42页 |
| ·梯度倒数加权滤波预处理 | 第42-43页 |
| ·静态小波变换 | 第43页 |
| ·冲击输入信号的小波阈值去噪 | 第43-45页 |
| ·改进空域相关滤波对响应信号去噪 | 第45-46页 |
| ·仿真算例 | 第46-48页 |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去噪 | 第48-55页 |
| ·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 第48-51页 |
| ·基于LS-SVM的颤振试飞数据去噪 | 第51-52页 |
| ·基于奇异值分解滤波的训练数据预处理 | 第52-54页 |
| ·仿真算例 | 第54-55页 |
| ·小波时频域去噪 | 第55-60页 |
| ·时频分析与小波变换 | 第55-56页 |
| ·扫频激励响应的时频滤波 | 第56-57页 |
| ·遮隔操作 | 第57-58页 |
| ·响应信号重构 | 第58-59页 |
| ·仿真算例 | 第59-60页 |
| ·分数阶傅立叶域去噪 | 第60-67页 |
| ·分数阶傅立叶变换 | 第60-61页 |
| ·分数阶傅立叶域去噪 | 第61-64页 |
| ·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计算 | 第64-67页 |
| ·仿真算例 | 第67页 |
| ·实测试飞数据去噪与结果分析 | 第67-72页 |
| ·小火箭脉冲激励试验去噪 | 第68-71页 |
| ·舵面扫频激励试验去噪 | 第71-72页 |
| ·本章小节 | 第72-73页 |
| 第4章 颤振模态参数辨识的频域整体最小二乘类算法 | 第73-100页 |
| ·问题描述 | 第73-75页 |
| ·频域传递函数模型 | 第75-76页 |
| ·频域最小二乘算法(FLS) | 第76-78页 |
| ·频域整体最小二乘算法(FTLS) | 第78-79页 |
| ·频域广义整体最小二乘算法 | 第79-81页 |
| ·频域加权迭代广义整体最小二乘算法 | 第81-83页 |
| ·基于频响函数的整体最小二乘类辨识算法 | 第83-84页 |
| ·正交多项式向量与数值稳定的频域辨识算法 | 第84-88页 |
| ·正交多项式向量与频域最小二乘辨识算法 | 第84-86页 |
| ·正交多项式向量基的建立 | 第86-87页 |
| ·正交多项式向量与广义整体最小二乘辨识算法 | 第87-88页 |
| ·频率响应函数与方差的非参数估计 | 第88-93页 |
| ·频率响应函数估计 | 第88-92页 |
| ·方差估计 | 第92-93页 |
| ·频域整体最小二乘类辨识算法的应用讨论 | 第93-94页 |
| ·仿真算例 | 第94-97页 |
| ·应用实例 | 第97-99页 |
| ·本章小节 | 第99-100页 |
| 第5章 颤振模态参数的小波辨识 | 第100-116页 |
| ·连续小波变换(CWT)与Morlet小波 | 第100-102页 |
| ·模态参数的小波辨识方法 | 第102-106页 |
| ·单自由度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 | 第102-105页 |
| ·多自由度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 | 第105-106页 |
| ·方法分析 | 第106-107页 |
| ·时频分辨率与端点效应 | 第107-110页 |
| ·仿真算例 | 第110-113页 |
| ·应用实例 | 第113-115页 |
| ·本章小节 | 第115-116页 |
| 第6章 颤振模态参数的频域子空间辨识 | 第116-132页 |
| ·正交投影 | 第116-118页 |
| ·频域子空间辨识算法 | 第118-123页 |
| ·基本关系 | 第118-120页 |
| ·一般算法描述 | 第120-122页 |
| ·子空间辨识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 第122-123页 |
| ·频域加权子空间辨识算法 | 第123-124页 |
| ·颤振模态参数的子空间辨识 | 第124-127页 |
| ·颤振模态参数辨识 | 第124-125页 |
| ·应用讨论 | 第125-127页 |
| ·仿真算例 | 第127-128页 |
| ·应用实例 | 第128-131页 |
| ·本章小节 | 第131-132页 |
| 第7章 回顾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 ·论文工作回顾 | 第132-133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33-134页 |
| 致谢 | 第134-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工作情况 | 第145-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