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旅游的理论与实践阐释
|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 ·实证研究法 | 第11-12页 |
| ·问卷调研法 | 第12页 |
| ·研究思路和可能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科学技术和旅游关联性分析 | 第13-30页 |
| ·科学技术和旅游的内涵 | 第13页 |
| ·科学技术的内涵 | 第13页 |
| ·旅游的内涵 | 第13页 |
| ·科学技术推动了旅游的蓬勃开展 | 第13-22页 |
| ·科学技术促成了旅游主体的壮大 | 第15-17页 |
| ·科学技术拓展了旅游客体的外延 | 第17-19页 |
| ·科学技术促进了旅游媒介的兴起 | 第19-22页 |
| ·旅游促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 | 第22-26页 |
| ·旅游削弱科学技术对于人性的异化 | 第22-23页 |
| ·旅游改善科技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 第23-24页 |
| ·旅游加大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的速度和范围 | 第24页 |
| ·旅游孕育了科学技术创新的条件 | 第24-25页 |
| ·旅游减缓科学技术带来的心理压力 | 第25-26页 |
| ·科学技术与旅游的结合产物—科技旅游 | 第26-30页 |
| ·科技旅游产生背景 | 第26页 |
| ·科技旅游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 ·科技旅游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科技旅游的内涵、特性和分类 | 第30-38页 |
| ·科技旅游的内涵 | 第30-32页 |
| ·科技旅游的内涵 | 第30-31页 |
| ·科技旅游和其他旅游形式的区别 | 第31-32页 |
| ·科技旅游的特性分析 | 第32-35页 |
| ·科学性与休闲性相结合 | 第32-33页 |
| ·广博性与专门性相结合 | 第33页 |
| ·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 第33-34页 |
| ·功利性与公益性相结合 | 第34-35页 |
| ·科技旅游分类 | 第35-38页 |
| ·自然生态科技旅游 | 第35-36页 |
| ·历史遗产科技旅游 | 第36页 |
| ·高科技产业旅游 | 第36-37页 |
| ·科技展馆、科普基地旅游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科技旅游的社会功能和发展原则 | 第38-43页 |
| ·科技旅游的社会功能 | 第38-39页 |
| ·满足旅游者需求 | 第38页 |
| ·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 | 第38-39页 |
| ·增强旅游科技教育功能 | 第39页 |
| ·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39页 |
| ·科技旅游发展原则 | 第39-43页 |
| ·普及科学知识原则 | 第40-41页 |
| ·寓教于乐原则 | 第41页 |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1-42页 |
| ·广义伦理学原则 | 第42页 |
| ·创新思维原则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沈阳市科技旅游实证分析 | 第43-59页 |
| ·沈阳市科技旅游的现状 | 第43-50页 |
| ·沈阳市科技旅游的优势 | 第43-49页 |
| ·沈阳市科技旅游的不足 | 第49-50页 |
| ·沈阳市科技旅游不足根源分析 | 第50-51页 |
| ·缺乏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 | 第50-51页 |
| ·缺乏系统调控和广泛宣传 | 第51页 |
| ·忽视理论研究和专业培训 | 第51页 |
| ·沈阳市科技旅游发展构想 | 第51-59页 |
| ·沈阳市科技旅游发展原则 | 第51-52页 |
| ·沈阳市科技旅游发展构想 | 第52-59页 |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介绍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