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与体系构建

1 绪论第1-1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2 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研究方法第9-10页
 1.4 研究框架第10-11页
2 创新人才概述第11-18页
 2.1 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素质第11-16页
  2.1.1 创新人才的内涵第11-13页
  2.1.2 创新人才的素质系统第13-16页
 2.2 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第16-18页
3 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及其原因第18-40页
 3.1 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第18-30页
  3.1.1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第18-20页
  3.1.2 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偏颇第20-22页
  3.1.3 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不当第22-25页
  3.1.4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缺失第25-27页
  3.1.5 创新人才评价的不足第27-30页
 3.2 创新人才培养陷入误区的原因第30-40页
  3.2.1 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因第30-35页
  3.2.2 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因第35-40页
4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第40-71页
 4.1 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因素——教育目标、教育观念和教育评价的创新第40-48页
  4.1.1 教育目标创新第40-42页
  4.1.2 教育观念创新第42-45页
  4.1.3 教育评价创新第45-48页
 4.2 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因素——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和课程的创新第48-56页
  4.2.1 教育形式的创新第48-50页
  4.2.2 教育方法的创新第50-52页
  4.2.3 课程创新第52-56页
 4.3 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因素——教育环境和教师的创新第56-67页
  4.3.1 教育环境创新第56-63页
  4.3.2 创新型教师第63-67页
 4.4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自我教育的创新第67-71页
  4.4.1 自我教育的涵义第67页
  4.4.2 自我教育创新的对策第67-71页
5 结论第71-73页
 5.1 研究得出的结论第71-72页
 5.2 创新点第72页
 5.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附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优良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下一篇:礼泉县产业发展研究--对依托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