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企业多元化的起源 | 第15-33页 |
第一节 企业多元化的概念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现代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多元化 | 第16-23页 |
一、现代工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16-21页 |
二、现代工业企业的多元化 | 第21-22页 |
三、结论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美国历史上的六次购并浪潮与企业多元化 | 第23-33页 |
一、前三次购并浪潮与企业多元化 | 第24-25页 |
二、第四次购并浪潮与企业多元化 | 第25-26页 |
三、第五次购并浪潮与企业多元化 | 第26-27页 |
四、第六次购并浪潮与企业多元化 | 第27-28页 |
五、美国企业多元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 第28-33页 |
第二章 西方企业多元化理论研究 | 第33-47页 |
第一节 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补充 | 第33-36页 |
一、科斯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补充 | 第34页 |
二、威廉姆森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补充 | 第34-35页 |
三、哈特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补充 | 第35-36页 |
四、彭罗斯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补充 | 第36页 |
第二节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 | 第36-47页 |
一、企业多元化动机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 第37-40页 |
二、企业多元化动机的金融学理论 | 第40-41页 |
三、关于企业多元化动机的其他观点 | 第41-47页 |
第三章 西方企业多元化实证研究 | 第47-75页 |
第一节 企业多元化程度和经营绩效的测度 | 第47-56页 |
一、企业多元化程度的测度 | 第47-53页 |
二、企业经营绩效的测度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多元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6-66页 |
一、早期文献 | 第56-57页 |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文献 | 第57-62页 |
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近期的文献 | 第62-65页 |
四、结论 | 第65-66页 |
第三节 企业多元化动机的实证检验 | 第66-75页 |
一、关于企业多元化动机的理论“假说” | 第66-67页 |
二、对“假说”的经验验证 | 第67-75页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概况 | 第75-109页 |
第一节 对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的研究 | 第75-77页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多元化状况 | 第77-85页 |
一、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度量依据 | 第77-79页 |
二、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程度 | 第79-85页 |
三、结论 | 第85页 |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相关因素分析 | 第85-100页 |
一、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和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 第86-89页 |
二、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和国有股比例及流通股比例比较分析 | 第89-92页 |
三、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和企业负债能力比较分析 | 第92-95页 |
四、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和企业市盈率比较分析 | 第95-96页 |
五、结论 | 第96-100页 |
附录 | 第100-109页 |
第五章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 | 第109-129页 |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9-115页 |
一、美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历程的简要回顾 | 第109-111页 |
二、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1-115页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115-129页 |
一、基本模型 | 第115-116页 |
二、样本和指标的选取 | 第116-118页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118-125页 |
四、结论 | 第125-129页 |
结语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7页 |
后记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