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9页
 一、选题背景第7-8页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8-9页
第二章 审计风险基本概念第9-18页
 第一节 审计风险的涵义第9-12页
 第二节 审计风险一般特性第12-14页
 第三节 审计风险模型第14-18页
  一、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第14-16页
  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第16-18页
第三章 审计风险成因存在的内部原因分析—审计制度安排的内在矛盾第18-39页
 第一节 现实中被扭曲的审计的三角关系第18-24页
 第二节 审计关系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错位第24-29页
  一、审计委托人的角色错位第24-26页
  二、审计人的角色错位第26-28页
  三、审计关系人角色错位的归纳表述第28-29页
 第三节 审计关系人之间存在着思维逻辑的差异第29-32页
  一、被审计人的思路第29-30页
  二、审计人的思路第30页
  三、审计委托人的思路第30-31页
  四、审计关系思维逻辑差异的一种总括性评价第31-32页
 第四节 现行审计制度安排的失效第32-39页
  一、现行审计制度安排的失效:服务对象弱化第32-35页
  二、现行审计制度失效的根源剖析第35-37页
  三、现行审计制度失效:投资者被忽略第37-39页
第四章 审计风险成因现实分析第39-72页
 第一节 被审计主体的分析第39-45页
  一、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第39-41页
  二、公司舞弊与审计风险第41-45页
 第二节 审计主体分析第45-56页
  一、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分析第45-46页
  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和规模第46-48页
  三、行业专门化与审计风险控制第48-50页
  四、注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50-53页
  五、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第53-56页
 第三节 审计市场分析第56-61页
  一、市场环境的复杂性第56页
  二、我国审计市场分析第56-61页
 第四节 监管环境第61-72页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监管第61-63页
  二、我国政府监管第63-66页
  三、审计风险后果分析:法律责任第66-72页
第五章 降低审计风险的具体建议第72-104页
 第一节 改变目前审计委托机制—审计第四关系人第72-79页
  一、引进审计第四关系人第72-73页
  二、引进审计第四关系人的几种可能的方法第73-79页
 第二节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注册会计师执业时面临的管理层压力第79-81页
  一、建立审计委员会第79-80页
  二、董事会直接委托审计方式的改革第80-81页
 第三节 增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抵抗风险能力第81-93页
  一、积极推进发展有限责任合伙制第81-82页
  二、发展大型会计会计师事务所,培育寡占型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第82-83页
  三、事务所多元化发展战略第83-85页
  四、审计方法的改进—分析性程应用的改进第85-89页
  五、积极掌握行业专门知识,努力降低审计风险第89-90页
  六、不断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使行业有章可循第90-93页
  七、完善考试与培训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第93页
 第四节 完善和强化行业管理,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第93-104页
  一、建立政府监督、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第93-97页
  二、加强独立审计准则研究与制定,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第97-101页
  三、研究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第101-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含量磷脂酰胆碱制备方法研究
下一篇:民事诉讼中单位证明的运用问题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