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长江内河航运分析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内河航运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长江水路运输运力运量分析 | 第13-16页 |
·运输船舶概况及特点 | 第13-14页 |
·船舶运输量概况及分析 | 第14-16页 |
第三节 长江干线港口货运量分析 | 第16-18页 |
·货运量向经济发达和航运条件较好的地区转移 | 第16-17页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度增长 | 第17页 |
·主要港口吞吐量各有侧重 | 第17-18页 |
第四节 长江水路运输评价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分节驳顶推运输概述 | 第20-27页 |
第一节 内河主要货运方式 | 第20页 |
第二节 分节驳运输是内河航运的最新发展 | 第20-22页 |
·驳船运输方式及其演变 | 第21页 |
·分节驳顶推运输的特点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分节驳顶推运输在国内外的运用 | 第22-24页 |
第四节 我国分节驳顶推运输应用 | 第24-26页 |
·我国分节驳顶推运输的发展 | 第24页 |
·分节驳顶推运输在长江的应用 | 第24-2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分节驳顶推技术在长江集装箱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 | 第27-36页 |
第一节 集装箱分节驳顶推运输条件 | 第27-28页 |
·集装箱分节驳运输的特点 | 第27-28页 |
·集装箱分节驳顶推运输需要具备的条件 | 第28页 |
第二节 长江集装箱分节驳运输外部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经济环境 | 第28-29页 |
·航道条件 | 第29-30页 |
第三节 长江集装箱分节驳运输应用前景 | 第30-33页 |
·集装箱分节驳顶推运输应用现状 | 第30-32页 |
·集装箱分节驳顶推技术发展 | 第32-33页 |
第四节 长江集装箱分节驳顶推运输评价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集装箱分节驳顶推运输运用方式探讨 | 第36-46页 |
第一节 水路集装箱运输在沿江综合运输网络中的地位 | 第36-37页 |
第二节 集装箱分节驳顶推运输与几种主要内河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分工 | 第37-39页 |
·长江集装箱运输主要船型 | 第37页 |
·长江集装箱运输企业 | 第37-38页 |
·分节驳在内河集装箱运输中的分工 | 第38-39页 |
第三节 长江分节驳集装箱运输管理方式探讨 | 第39-45页 |
·当前的长江集装箱驳船运输方式 | 第39-40页 |
·适合长江未来发展的分节驳集装箱运输方式 | 第40页 |
·集装箱分节驳运输运营组织方式 | 第40-42页 |
·新运输方式带来的变革 | 第42-43页 |
·当前集装箱分节驳顶推运输难以实现灵活编队的主要原因 | 第43-44页 |
·通过系统化、信息化、规模化经营发展长江集装箱驳船运输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集装箱分节驳船队运输组织数学模型 | 第46-60页 |
第一节 运输组织模型的建立 | 第46-52页 |
·集装箱船队模型基本描述 | 第46-47页 |
·驳船靠泊费用 | 第47-49页 |
·船队运输燃油成本 | 第49-51页 |
·驳船使用固定成本 | 第51-52页 |
·系统总模型 | 第52页 |
第二节 模型的解法 | 第52-56页 |
·0-1型整数规划及其求解 | 第53页 |
·模型求解方法 | 第53-54页 |
·模型求解流程 | 第54-56页 |
第三节 模型求解实例 | 第56-59页 |
·事例描述及数据的定义 | 第56页 |
·计算过程 | 第56-58页 |
·船队运营过程描述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