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7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食品生物防腐剂的开发 | 第7页 |
·细菌素的抑菌作用 | 第7-8页 |
·乳酸菌细菌素综述 | 第8-13页 |
·细菌素的定义 | 第8页 |
·细菌素的抑菌谱 | 第8-9页 |
·乳酸菌细菌素的理化特性与分类 | 第9-10页 |
·乳酸菌细菌素的蛋白质结构 | 第10-11页 |
·乳酸菌细菌素的作用方式 | 第11-12页 |
·细菌素的生物合成 | 第12-13页 |
·细菌素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细菌素效价分析 | 第14页 |
·细菌素的发酵条件 | 第14-15页 |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 | 第15页 |
·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的乳酸菌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产细菌素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第17-26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7-18页 |
·仪器设备 | 第17页 |
·菌种取材样品 | 第17页 |
·指示菌种 | 第17-18页 |
·培养基 | 第18页 |
·溶液与试剂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1页 |
·菌种的筛选 | 第18-19页 |
·菌株31-1产细菌素的鉴定 | 第19-20页 |
·细菌素效价分析 | 第20页 |
·产细菌素菌株31-1的鉴定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菌株筛选 | 第21-22页 |
·细菌素产生的鉴定 | 第22-23页 |
·效价分析标准曲线 | 第23-24页 |
·菌株31-1的初步鉴定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细菌素发酵条件优化 | 第26-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抑菌实验方法 | 第26页 |
·最佳产细菌素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26页 |
·培养基营养成分的优化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最佳产细菌素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27-29页 |
·培养基营养成分的优化 | 第29-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细菌素的纯化与分子量估测 | 第34-42页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主要试剂材料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7页 |
·菌体培养 | 第34-35页 |
·抑菌实验方法 | 第35页 |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 第35页 |
·细菌素的提纯 | 第35-36页 |
·细菌素分子量测定(Tricine-SDS-PAGE)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细菌素硫酸铵沉淀 | 第37-38页 |
·牛血清白蛋白(BSA)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 | 第38页 |
·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 | 第38-40页 |
·细菌素纯化效果 | 第40-41页 |
·细菌素的分子量估测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 第42-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细菌素理化特性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细菌素的抑菌谱测定 | 第43页 |
·31-1菌株作为发酵香肠发酵剂的应用试验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细菌素的理化特性 | 第43-45页 |
·细菌素对指示菌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45-46页 |
·细菌素的抑菌谱测定 | 第46-48页 |
·作为发酵香肠发酵剂的应用试验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讨论及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