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探究教学的“灵魂”在哪里? | 第1-16页 |
(一) 探究教学的“失魂”现象 | 第9-12页 |
1 不问适应与否,为用而用 | 第9-10页 |
2 活动形式的宽松,异化为放任自流。 | 第10-11页 |
3 名曰探究,实则一问到底 | 第11-12页 |
(二) 探究教学“失魂”的原因分析 | 第12-13页 |
1 认识不清导致心态浮躁 | 第12页 |
2 “问题”缺场引起探究的滥用误用 | 第12-13页 |
(三) 重申探究教学中问题的基本特征 | 第13-16页 |
1 高思维品质 | 第13页 |
2 开放性 | 第13-14页 |
3 提示性 | 第14-16页 |
二、 探究教学仅仅是科学课程的探究吗? | 第16-25页 |
(一) 探究教学即科学探究吗? | 第16-18页 |
(二) 一般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三) 科学探究教学与语文探究教学的比较 | 第19-25页 |
1 内容上的差异 | 第19-21页 |
(1) 语文学科的探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科学学科的探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方式上的差异 | 第21-23页 |
(1) 阅读探究教学的常用方式 | 第21-22页 |
(2) 科学课程的探究方式 | 第22-23页 |
3 探究活动技能的动作方式差异 | 第23-24页 |
4 探究结论上的差异 | 第24-25页 |
三、 探究教学适于什么样的内容和学习者? | 第25-29页 |
(一) 探究教学仅适于概念形成吗? | 第25-26页 |
(二) 探究教学最适于低龄儿童吗? | 第26-29页 |
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探究教学? | 第29-32页 |
(一) “他主式”探究教学的弊端分析 | 第29-30页 |
(二) 探究教学的实质--教师引导学生的自主建构 | 第30-32页 |
五、 如何对探究教学进行评价? | 第32-39页 |
(一) 探究教学评价在课程评价中的定位 | 第32-33页 |
(二) 探究教学评价理念、尺度、主体和方式的特殊性 | 第33-39页 |
1 评价理念: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 | 第33-34页 |
2 评价尺度:内容标准 | 第34-35页 |
3 评价主体:多方参与 | 第35-36页 |
4 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