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引论:课程价值取向概述第8-15页
 (一) 课程价值取向的界定第8-11页
  1 价值与价值取向第8-9页
  2 课程价值取向第9-11页
 (二) 课程价值取向的作用和意义第11-13页
  1 课程价值取向在实践中的作用第11-12页
  2 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三) 研究课程价值取向问题的主要方法第13-15页
  1 需要评估第13-14页
  2 行动研究第14页
  3 实地调查研究第14-15页
一、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第15-23页
 (一) 调查样本情况第15页
 (二) 当前农村新课程实施的总体情况第15-16页
 (三)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6-20页
  1 课程设置主要是针对升学第16页
  2 课程目标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的需求第16页
  3 课程改革难以到位第16-17页
  4 评价制度亟待改革第17页
  5 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7-20页
 二、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第20-21页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第20-21页
 (二)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的若干价值取向第21-23页
  1 为升学服务第22页
  2 为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第22页
  3 为农村城市化服务第22页
  4 为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兼顾升学第22-23页
  5 为培养合格公民打下基础第23页
三、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逻辑思考第23-36页
 (一)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教育需求第23-26页
  1 农村学生对义务教育的需求第23-25页
  2 农民对义务教育的需求第25-26页
  3 社会对义务教育的需求第26页
 (二)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的内在矛盾第26-28页
  1 课程的适切性差是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矛盾第26页
  2 课程开发体制与机制不适应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基本矛盾第26-27页
  3 农村学生的出路问题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课程矛盾的主要表现第27-28页
 (三) 什么是真正的“为农服务”第28-36页
  1 以往对“为农服务”理解第28-30页
  2 对“为农服务”曾有过的做法第30-31页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为农服务”重新定位第31-36页
  4 为农服务与教育均衡化的关系第36页
四、 实现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策略第36-47页
 (一)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第36-41页
  1 总体目标第36-39页
  2 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第39-41页
 (二)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的原则第41-47页
  1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设定的原则--多元化第41-43页
  2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的原则--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第43-44页
  3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评价的原则第44-45页
  4 改革“绿色证书”教育,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第45-47页
结    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 录 一第51-59页
附 录 二第59-65页
后    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工业设计对比研究及对中国家具业的启示
下一篇:商务智能及其应用探索